一切源于一个数字:37.25%。1月23日,工商总局发布2014年下半年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结果,其中淘宝网正品率最低,仅为37.25%,不及半数。数据公布四天以后,1月27日,淘宝网官方微博以“一位80后淘宝网运营小二”的名义发表公开信《刘红亮司长:您违规了,别吹黑哨!》,直指对方在网络查假上“违规”,理由是“多次检查标准不同”,拥有“神一样的逻辑”。

当晚,工商总局方即回应淘宝黑哨质疑:我们是依法行政。不仅如此,工商总局第二天还披露阿里系存在主体准入把关不严、对商品信息审查不力、销售行为管理混乱、信用评价存有缺陷、内部工作人员管控不严“五宗罪”,要求对方守住底线,克服傲慢情绪。淘宝很快也作出回应,称正式投诉“伐开心就打淘宝”情绪执法的刘司长。

至此,这场纠纷已脉络清晰。淘宝网的理由是监管部门不能违规,更不能有偏见;工商总局方则称表示阿里系你“店大”也不能傲慢。如此,你来我往,缠斗正酣。

按下谁对谁错暂且不表,再次回到37.25%这个引发纠纷的关键数字。假货对于中国的电商而言,从一开始就意味着原罪。至今,阿里成功在美上市,市值超过2000亿美元,引发全球关注。已然成为一个商业帝国的阿里集团,假货仍是其心中永远的痛,也是其最敏感之处。对此,阿里系的掌舵者马云曾多次声称“假货事关企业生存”。于是,坐不住的淘宝方想从科学统计学角度回击工商总局公布的“37.25%”。

工商总局的回应倒是没那么复杂,“定向检测就是为了找问题”,并劝淘宝方淡定,“不要对数字过度解读”,没有正面回答统计抽样是否科学的问题。

但淘宝方显然无法淡定,假货超六成,这些短平快的信息经媒体传播,在标题党泛滥时代被公众简单粗暴的解读,更加深了电商标签化的原罪。正如,叫板的“檄文”正是公司自身的打假部门所为。他们认为,自己持久艰苦的打架努力就是摆脱假货的原罪,而最终结果却抵不住工商总局的一次“权威发布”的冲击。

如此,双方各执一词,你来我往,人民日报都发声了,称电商平台是消费者的第一道屏障,对其平台上的销售商品具有把关职责。超级电商和工商总局的PK,到底谁能占到上风,最终会有一样怎样的结果,暂时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引发纠纷数字背后实质问题是网上泛滥的假货,这其实也是争执双方共同的“敌人”。

长久以来,网上假货多不仅是广大消费者标签化的感性认识,更是深刻存在的事实。假货泛滥,不仅伤害消费者利益,也使监管者头疼,更是事关电商生存,这才是问题根本所在。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商,和中国市场管理最高机构的这次叫板,随着事件的不断发酵,将使得大家更加清醒的认识这个问题。

也正因如此,作为网上购物主力的网民,在这个事件中不再是单纯的看客。他们关注事态的发展,希望双方都能放下傲慢与偏见,真正从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出发去解决分歧,共同面对和打败假货这个真正唯一的敌人。

来自中新网

更新日期: 2015-01-29 21:51:48
文章标签:
文章链接: 淘宝工商总局”互撕”:傲慢与偏见?  [复制链接]
站方声明: 除特别标注, 本站所有文章均为原创, 互联分享, 尊重版权,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