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概股正在掀起一股私有化浪潮,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在美上市公司开始了自己的私有化进程。而近日,因为阿里影业对外宣布将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参与博纳影业私有化交易,博纳的私有化进程也引起了市场的关注。

对此,有分析认为,阿里影业此举意在国际化布局。

阿里宣布参与博纳私有化

12月15日,阿里影业发公告称,将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加入买方财团,参与博纳影业的私有化交易。博纳影业私有化交易完成后,阿里影业将投资约8600万美元,间接持有博纳影业的10%股份。

根据私有化合并协议,本次交易在原始买方财团之外新增四位新成员,分别是Willow Investment Limited(腾讯下属公司)、阿里巴巴影业集团、All Gain Ventures Limite、Uranus Connection Limited。

而本次博纳影业私有化交易引入阿里、腾讯,也不禁让人联想到于冬的“电影公司未来都将给BAT打工”观点。不过,阿里影业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博纳影业第一大股东是于冬,持股比例32.3%,第二大股东是复星集团,持股比例20.8%,即使博纳影业私有化交易完成,阿里影业投资入股的比例是10%,只是小股东,对于公司控制权也不会造成威胁。

阿里影业表示,如果交易成功,其有可能为博纳影业的发展助力。一方面,阿里影业的定位并非影视公司,而是“娱乐全产业链平台”,本次博纳影业引入阿里影业显然不是出于财务方面的考虑,而是看中了阿里影业的平台化运营能力;另一方面,阿里影业旗下的娱乐宝、淘宝电影、粤科软件都属于平台化业务,博纳影业的强项是制作与发行,两家公司在业务方面互补性非常强。

腾讯也表示:“博纳影视优质的内容能为腾讯的产品和服务带来流量,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体验,对公司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而针对此事,电影制片人王璐也表示,“尽管阿里影业10%的股份并不算多,但阿里的身影出现在博纳影业的公司里,还是很让我们意外。”王璐称,“于冬也是一个资本高手。”

从2005年到2006年两年期间,国有资本、民营和社会资本,以及外资的进入,使得混合资金运作已经成为电影投资的主要形式,民营机构逐渐取代国营机构而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主力军的局面已经不可避免。

在此背景下,必须进行产业链的整合,而要做到这点,就需要整个管理层必须在公司的发展战略上能够一致,最终,因种种原因,于冬选择通过股权回购控制权,让博纳脱胎换骨。

博纳国际影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于2005年成立,依托博纳电影强大的影片资源和营销力量,博纳广告公司和博纳演艺经纪公司先后宣布成立。

从2007年到2010年6月,博纳已完成三轮融资。

2007年初,在投资高增长和文化类企业方面最具影响力的两家风险投资公司——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和SIG海纳亚洲创投基金顺利向保利博纳注资,此举使得保利博纳成为中国第一家成功和资本对接的内地民营电影公司。这一融资不仅在2007年的传媒投资领域引起广泛关注,更把保利博纳推上资本关注的前台。

红杉资本的进入对于保利博纳而言是一次洗礼,无论是对于冬本人还是对公司的管理架构的梳理。当年,博纳投入1.2亿元人民币拍摄了《三国之见龙卸甲》、《兄弟》、《赤壁》、《江山美人》等影片,成功跻身电影投资制作领跑行列。

2009年,金融危机末期,风投又群体出击亚洲,尤其是中国的企业,不过,还是经过一番对赌游戏,博纳引入了新的国际投资者,金额为1亿元人民币,投资方包括原股东红杉资本中国基金、SIG海纳亚洲创投基金,以及新加入的经纬创投中国基金。

2010年,已正式更名的博纳国际影业集团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管理的短短三年后,已经发展成为“拍片数量第一,票房总收入第一,海外出口销售额第一,海内外获奖第一”的中国最大的民营电影公司。同年,博纳国际影业集团纳斯达克上市,于冬是最大股东,成为美国资本市场的中国影视传媒第一股,也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在境外上市的影视公司。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博纳影业最初私有化的股份认购计划中并不包括阿里影业,于冬也曾在今年上海电影节公开表示:“博纳现在还没有选择好站队,还不到站队的时候。”不过6个月后,博纳将橄榄枝抛给了阿里影业。

上海一家大型券商的分析师认为,博纳影业引入阿里影业并不是出于财务方面的考虑,而是看中了阿里影业的平台化运营能力。阿里影业旗下的娱乐宝、淘宝电影、粤科软件都属于平台化业务,博纳影业的强项是制作与发行,两家公司在业务方面互补性非常强。

博纳估值被严重低估?

而此次博纳影业选择私有化,似乎也是因为估值被严重低估。

据了解,博纳影业在2010年12月登陆纳斯达克,作为中国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影视公司,上市当日就跌破了发行价,收盘价为6.58美元,跌幅为22.6%。

另据公开资料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博纳影业集团共出品发行《澳门风云2》、《智取威虎山3D》等13部影片,累计获得28亿元人民币票房收入,占同期中国电影市场国产片票房总收入的14%,营业总收入为2.68亿美元,较2014年同期增长33%,在中国民营电影公司中居领先地位。

但博纳影业认为,公司价值被华尔街投资者严重低估。按12月10日收盘价12.52美元计算,博纳影业总市值约7.8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0.59亿元),而在A股上市的华谊兄弟最新市值为535.43亿元,光线传媒为463.07亿元,分别是博纳影业的10倍多和9倍多。

“真正让我下定决心回归A股上市的是《智取威虎山》,博纳取得了那么好的票房成绩,但同一时期公司在纳斯达克的股价却一直在跌,这让我非常难过。”于冬表示。

此外,在博纳决定私有化的6月12日,以在纳斯达克市场的收盘价来计算,博纳影视的总市值约合人民币48.55亿元。而当日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的市值分别为790.01亿元、562.58亿元,分别是博纳影视的16倍以上和12倍左右。同为国内顶尖的影视公司,于冬表示无法接受这样的市值差距。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一季度,博纳影视共发行4部影片,累计获得内地票房15.84亿元,占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的16.5%,同比增长161.4%,不仅高于中国电影市场的增长速度,也超过了华谊和光线。

资源整合成影视业发展趋势

而在阿里方面,此次参与博纳影业私有化,或许意在国际化布局。

事实上,今年阿里方面先后入股光线传媒和华谊兄弟。但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入股华谊兄弟、光线传媒和华数传媒等均是马云个人投资或阿里创投,此次却是由阿里影业担纲,这表明阿里影业作为阿里巴巴娱乐业务的旗舰平台,已经开始在马云布局娱乐生态的版图中走向台前挑大梁。

对于入股博纳影业,阿里影业一位内部人士表示,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国际化市场开发的考虑。

截至目前,博纳影业已成功投资《X战警:天启》等好莱坞大片,11月份还向TSG娱乐金融有限公司投资2.35亿美元,用于投资20世纪福克斯出品的6部主流商业大片。

而国际化却正好也是阿里影业的重要战略之一,阿里影业今年先后投资《碟中谍5》等海外大片,并且与迪士尼、派拉蒙等好莱坞电影巨头陆续达成合作。

阿里影业CEO张强认为,阿里影业与博纳影业联手之后,未来必将在国际化方面开展合作。

事实上,今年阿里影业与博纳影业投资的《碟中谍:神秘国度》和《火星救援》已经称得上大获成功,无论是从投资金额、演员阵容还是拍摄制作,都达到好莱坞A级片的顶尖水准,目前,《碟中谍:神秘国度》全球票房接近7亿美元,《火星救援》目前仍在中国内地上映,全球票房有希望冲击6亿美元。

其实,好莱坞六大巨头的核心竞争力并不来自于电影制作或者电影放映环节,而是在全球范围内的发行能力。因此,阿里影业与博纳影业的联合体如果能对各自优势资源有效整合,其产业链完备程度将完全有能力参与全球娱乐行业竞争。

前述上海券商人士认为:“电影发行领域将是兵家必争之地,阿里影业和博纳影业的联合无疑占据了很大先机,未来好莱坞六大巨头及其他海外电影要进入中国内地市场选择发行伙伴时,这两家公司无疑将成为最有竞争力的考虑对象。”

实际上,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和专业投资机构正在纷纷加强与老牌影视公司的合作,内容、渠道和资金等资源的整合共享,也已成为影视行业发展新趋势。

如阿里巴巴对娱乐文化产业布局已久,仅公开披露的交易就包括入股华谊兄弟、光线传媒、华数传媒,收购文化中国、优酷土豆等。

腾讯也表示:“凭借腾讯的庞大用户群和分发能力,我们相信通过与像博纳影业这样的一线影视公司合作,能进一步加强腾讯在中国娱乐产业的地位。”

据介绍,腾讯影业主要负责管理腾讯自有的IP(尤其是游戏和网络文学领域的IP)在不同渠道的布局,比如电影、电视、游戏等,其将以开放的心态与不同影视公司合作,以优质的内容参与线下电影市场的发展。

业内人士表示,电影创作具有高度创造性与艺术性,供给导向型是其核心模式,精英主创人员是稀缺的资源,掌握这些精英主创人员,是投资、制作电影的先决条件。而少数的老牌影视公司掌握了行业内的核心内容资源。这也是新晋电影公司、互联网公司和专业投资机构加速和影视上市公司合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BAT有强大的渠道和资金优势,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无法被超越的。影视公司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铺展开像BAT如今的渠道规模,短期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现阶段,和BAT联手是很好的发展方向。”某位资深业内人士表示。

(本文来自每日金融)
更新日期: 2015-12-24 20:47:03
文章标签:
文章链接: 阿里参与博纳私有化背后:博纳估值被严重低估?  [复制链接]
站方声明: 除特别标注, 本站所有文章均为原创, 互联分享, 尊重版权,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