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S-AMC-PP-(7)[3]

12月23日,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背景的好莱坞电影《大空头》(The Big Short) 在美国上映。 影片源自美国著名金融记者迈克尔·刘易斯(Michael Lewis)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同名著作,讲述了次贷危机爆发前,美国几位投资鬼才看穿泡沫假象,通过买入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做空房地产市场,在金融危机中获利上亿的故事。

或许影片最令人称道之处是其打破传统记录片的叙事形式,通过暂停情节,插入意想不到的名人解说,用幽默的语言和有趣的举例解释剧情相关的复杂金融术语。比如让著名经济学家和深受青少年喜爱的流行歌手赛琳娜·戈麦斯同坐于赌桌旁,用赌博的例子解释什么是合成型担保债务凭证 (Synthetic CDO),颇具喜感。

然而,也有一些专业人士认为,《大空头》虽然有意以新颖的形式让观众快速了解一些复杂的金融概念,比如一些金融衍生品,以便理解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但并未能很好地诠释这些衍生品的具体运作过程及其真正的复杂性。

在本文中我们来看看电影里出现的几个重要金融术语,以及电影中没有传达给我们的信息。

 

1.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MBS)

maxresdefault

(图为Margot Robbie在片中讲解MBS, 图片来源:ytimg.com)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MBS)是资产证券化(Asset Backed Securitization)的一种,最早诞生于60年代的美国,原理是将一些贷出的住房抵押贷款集中起来,利用集中的贷款定期发生的利息及本金现金流来作为投资者的收益来源。这种将流动性差但具有可预见性现金流的资产聚集在一起,转化为可以在市场上流动的金融产品的过程叫做“证券化”。通常由投资银行买入住房抵押贷款,并将不同的抵押贷款打包在一起作为全新的证券出售给投资者。

这种证券化的优点是可以为住房贷款提供更多资金,特别是在1970年代的美国,由“婴儿潮”带来的人口膨胀导致住房紧缺,以及来自通货膨胀的压力造成传统形式的住房资金来源不足。 但是,MBS具有系统性风险,放贷方一旦将抵押贷款卖给投资银行便无需担心借款人能否偿还,导致更多的次级贷款的出现。而且由于其结构的复杂性,以及难以评估发行机构的信誉度,所以并不适合个体投资者。

 

2. 担保债务凭证(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 CDO)

担保债务凭证(CDO)是一种结构型资产证券化产品。与MBS类似,投资银行将能够产生可预见现金流的信贷资产(例如住房贷款及其他贷款、债券等)集中,形成一个资产池。不同的是,投资银行会将这些资产根据信用评级重新打包组合在一起,形成不同系列(tranche)的产品卖给投资者。这些贷款、债券等信贷资产即为CDO的抵押品。每个系列CDO信用评级不同,信用级别较高的系列,投资风险相对较低,而收益利率也较低。

CDO比MBS结构更为复杂,很多投资者难以理解其潜在风险。而且,很多评级机构并没有根据组成CDO的资产的信贷风险来给予信用评级,导致一些次级贷款组成的CDO也可获得AAA的安全评级。CDO一定程度上掩盖次贷信用风险,所以也被视作引发2008年次贷危机的罪魁祸首。但CDO在次贷危机爆发前是全球发展最快的固定收益产品之一,发行量一度从2000年的700亿美元飙升至2006年的5000亿美元。

 

3. 信用违约互换 (Credit Default Swap, CDS)

信用违约互换(CDS)是类似针对债务违约保险的一种金融衍生产品。债权人可以通过购买CDS将购买债务的违约风险转移给售出CDS的机构(通常为投资银行或保险公司)。通常CDS的买方在合同期限内定期向卖方支付一定费用(类似保险费),但当债务违约行为(债务人无法偿还债务)发生时,CDS的卖方将补偿买方的损失(通常为债券的面值),从而达到规避债务投资信用风险的效果。CDS诞生于1994年,发行量在2003年后迅速增加。2007年末,市场中的CDS达到62.2万亿美元。

CDS不仅可以用于降低债务投资风险,也被很多投资者用来做对冲,投机和套利。一些交易员以及对冲基金,通过推测债务机构的信誉度和债务违约行为的可能性来购买CDS并获利。《大空头》中Michael Burry等几位投资者提前发现美国房地产市场中存在的泡沫,通过大量购买CDS来做空房地产市场, 当次贷危机和债务违约行为大批发生时,获取巨额利润。

 

4. 合成型担保债务凭证 (Synthetic CDO)

TBS1

(著名经济学家理查德·赛勒和流行歌手赛琳娜·戈麦斯共同讲解合成债务担保证券, 图片来源:Selenagomez-portugal.com)

 

合成型担保债务凭证(合成型CDO)是运用CDS为基础的一种CDO的衍生品, 通常按照信用评级分为不同系列(tranches)。合成型CDO的卖方(SPV, 特殊目的机构)定期向投资者支付固定金额,相当于为债权买保险。但当信用违约情况发生时,由合成型CDO的投资者承担损失。

合成型CDO在次贷危机中的角色一直备受争议。纽约时报评论,合成型CDO放大了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违约的影响。因为在此类CDO下,信贷资产的所有权并不发生转移,发起人(投资银行等)仅仅通过CDS将信贷资产的信用风险转移给SPV,并由SPV最终转移给证券投资者。合成型CDO出现前,传统CDO承受的最大损失即为当组成CDO的那些住房抵押贷款等。但在合成型CDO出现后,因为同一个债权可以被多次“引用“于不同的合成型CDO, 导致风险被无限放大。次贷危机发生后,克鲁格曼等著名经济学家都曾呼吁禁止合成型CDO。

 

争议性的结尾

 

《大空头》除了大篇幅地介绍各种结构性金融产品以及它们对次贷危机的“贡献”外,还成功揭示了这次危机的根本—即人类贪婪的本性:由银行雇用的信用评级机构,利益驱使他们不会根据结构性产品的真实信用给出客观的评级;投资银行为售出更多的衍生产品而不把产品的风险性传达给投资者;购房者不考虑未来能否偿还房贷,仅把希望寄予房价继续上涨。贪婪的后果在电影中也大量体现:房地产泡沫破灭,居民失去住所,银行员工失去工作,雷曼等金融机构破产,经济崩溃。

但是,影片最终传递的信息有一定争议性。电影最后描述了美联储在金融危机发生后为那些参与引起危机的金融机构提供援助, 并且一种叫做定制CDO(Bespoke CDO)的新型衍生品很快出现在市场上,这些都在传达着“什么都没改变”的信息,电影中更多次表达对金融改革政策的质疑。而事实上,金融危机爆发后,一系列的金融监管法案得以颁布。其中包括限制大型金融机构的投机性交易,尤其是加强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的《多德弗兰克法案》(Dodd-Frank Act), 还有要求提高商业银行最低资本金比率和资本充足率的《巴塞尔协议Ⅲ》(Basel III) 等 。虽然一些金融衍生品并未得到取缔,但是在这些监管政策下,大型银行如今有危机前两倍以上的能力来吸收损失,并且杠杆率也大幅降低。对于之前缺乏监管政策的场外衍生品市场,《多德弗兰克法案》规定大部分衍生品须在交易所内通过第三方清算进行交易,同时还需为大部分衍生品交易提供抵押担保,将交易更规范透明化。

当然,《大空头》很成功地让观众认识2008年的金融危机、金融机构、衍生品、房地产泡沫等,包括很多以前从未理解的金融概念。然而,完全否定危机爆发后的金融监管改革和进一步完善的监管政策,不免有些绝对,甚至可能误导观众。监管机构无疑应该继续加强对金融系统的监督,但总体而言,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在危机后得到显著提高。

 

(倾听华尔街记者:赵晶莹)

“倾听华尔街”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新日期: 2016-01-19 03:00:58
文章标签:
文章链接: 【原创】电影《大空头 The Big Short》中的金融术语与争议性结尾  [复制链接]
站方声明: 除特别标注, 本站所有文章均为原创, 互联分享, 尊重版权,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