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中国1月PMI疲弱经济开局不佳 去产能阵痛难免需求管理勿缺位

2015年8月31日,北京奔驰汽车组装线上的一名工人。

 

因内外需皆弱叠加假期因素,中国1月官方制造业PMI降至近三年半低点,非制造业PMI亦自上月高点回落,中国经济开年不佳;而在高层力推供给侧改革加速去产能之际,制造业景气低迷恐成为常态。

毋庸置疑,供给侧改革中长期而言利好中国经济,但短期的阵痛却也在所难免,这意味着在全球金融环境动荡时为避免中国经济失速,需求侧的管理也不能缺位。

“总体看,1月制造业PMI创近期新低表明国内制造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困境,预计一季度GDP增速将进一步下滑。”招商证券宏观团队在数据后点评道。

他们表示,如何平衡去产能和就业市场稳定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难点,供给侧改革短期将较为明显地冲击制造业企业,因此总需求管理不能缺位,财政政策需要更大力度的刺激。

中国国家统计局和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周一联合公布,中国宏观经济先行指标–1月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CNPMIB=ECI降至49.4,逊于路透调查预估中值49.6和上月的49.7。

从12个分项指数来看,同上月相比,除购进价格、从业人员两个指数上升外,其他各项指数均下降。其中,产成品库存、采购量、进口三指数下降较为明显,降幅超过1个百分点。

财新/Markit同日则公布,受益于新订单指数有所改善,中国1月制造业PMI自上月低点略微回升至48.4,但仍连续11个月处于荣枯线50下方,制造业增长前景未有明显改观。

pdfnews

财新及官方PMI图表

“最近宏观指标显示经济仍在探底过程中,而化解过剩产能之举刚开始显效。考虑到全球市场持续动荡,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仍很大。”财新智库首席经济学家何帆表示。

 

他指出,政府需要对经济形势保持密切关注并主动微调政策,避免经济出现硬着陆,还应继续推动已有的改革措施,增强市场信心并明确预示其意图。

 

金融市场对数据反应负面,中国股市沪综指.SSEC早盘收跌1.78%;亚洲股市周一亦谨慎开启2月交易,日本央行意外宽松政策激发一些买兴,但中国经济放缓的更多迹象以及油价下滑,继续让投资者保持警惕。

 

 

**需求疲软**

 

内外需全面偏弱,加之元旦、春节假期因素,是1月制造业和服务业全面走软的主要原因;而原材料和产成品库存等分项的下滑,意味着企业主动去库存也带来一定压力。

 

官方制造业PMI分项数据显示,新订单指数为49.5,比上月降0.7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6.9,比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生产指数降0.8个百分点至51.4。原材料库存指数降至46.8,产成品库存降至44.6,则指向企业主动去库存。

 

“1月份PMI指数较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表明经济增长仍有下行态势。”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特约分析张立群表示,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小幅下降,采购量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进口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等都有不同幅度下降,表明企业开年的市场预期普遍比较谨慎。新出口订单指数下降,表明出口困难仍然较大。

 

但他同时指出,从分行业指数看,汽车、电气机械器材制造等七个行业PMI指数高于50%;食品、造纸印刷等七个行业PMI指数较上月提高,表明经济结构变化的积极因素在聚集中。考虑到前期稳增长政策效果的进一步显现,以及今年将部署的各项政策的预期效果,预计经济增长总体仍将呈现企稳态势。

 

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中型企业生产指数高于50,分别为52.6、51.2;小型企业低于50,为46.3。

 

财新PMI则继续萎缩,产出指数连续第二个月下滑并位于50下方,受访者称,相对低迷的市况和新订单减少促使他们减产;订单方面,尽管整体订单略有改善,但出口状况不太理想,新出口订单连续第二个月下降并处于萎缩状态。

 

而对于官方非制造业PMI在1月的下滑,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的武威解读称,资本市场的短期波动是造成该月指数回落的重要因素。剔除上述因素影响,实体经济整体保持稳定。

 

他表示,1月新订单指数环比出现较为明显的回落,且指数水平低于去年同期。指数回落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资本市场的短期波动带动金融业需求的回落是导致市场需求回落的主因,这种波动的持续性还有待观察。另一方面,与节日消费无关的行业,如生产性服务业进入传统淡季,相关需求偏弱,要等到节后才能释放。

 

“结合两方面原因,本月新订单指数的回落未必具备趋势性。”他称,但从整体来看,新订单指数水平仍然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场需求基础仍不稳固。今年应围绕民生发展和消费升级,着力于提升有效供给,激发市场潜在需求,推进结构调整方式的转变,增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需求管理不能缺位**

 

今年开年低迷的PMI数据一方面显示了管理层力推的供给侧改革正在进行之中,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去产能对中国经济的短期冲击难以避免,这意味着为稳增长,需求管理不能缺位。

 

“从该数据观察,目前国内经济并无见底企稳迹象,而去产能可能对经济数据带来更大的扰动,因此央行货币政策有必要进一步宽松,”招商银行资管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表示。

 

他认为,如果公开市场操作可以暂时替代降准,那么至少有必要进行降息,以降低企业的财务成本和社会融资成本;同时资本外流压力下,降准也不应中断,未来降准应只是时间问题,而外需不振压力下,汇率政策或许需要更灵活的市场化波动。

他并称,供给侧改革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见效,政策按兵不动将会对实体经济带来更大的下行压力,明确宽松政策并未退场有利于提振市场预期和实体经济的信心。

 

中金公司报告认为,1月官方制造业PMI进一步探底表明在当前的宏观环境下,政府亟需出台更加果断的需求端管理措施。人民币贬值预期是中国经济基本面恶化的反映,而供给侧改革只有在稳定的宏观环境下才能进行,“因此,当下宏观政策的重心应放在需求端管理,这对降低投资风险溢价和减轻资本流出压力将大有裨益。”

 

光大证券的宏观分析师徐高和杨业伟则表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需求政策预计会保持宽松,但能否对冲经济下行压力有待观察。

 

他们指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将迫使稳增长政策加码,需求政策预计会保持宽松。但在广泛宣传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目前稳增长政策信号并不清晰,加大了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虽然稳增长政策可能继续加码,但地方政府多目标制下,宽松政策有效性将打折扣,传导渠道不畅情况可能继续存在。

 

中国2015年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速6.9%,正式降挡至“6时代”,创出25年来最低。展望2016年,去产能、去库存对投资和工业的重压依旧,新旧经济增长动力转换仍青黄不接,预计经济增速将再下一个台阶。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此前表示,要继续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推进结构性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和产业投资等政策手段,为经济发展营造稳定环境。

 

而据熟知中国高层想法的消息人士透露,预计中国领导人将把今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在6.5-7%的区间内,这是首次设定经济增长目标区间,因为决策者对经济增长前景并不确定。

 

(来源:路透社)

 

 

更新日期: 2016-02-02 06:56:34
文章标签:
文章链接: 中国1月PMI疲弱经济开局不佳 去产能阵痛难免需求管理勿缺位  [复制链接]
站方声明: 除特别标注, 本站所有文章均为原创, 互联分享, 尊重版权,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