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流传着几个传说:
1. 人气要靠创业板,反弹急先锋
2. 只要都觉得有泡沫,就暂时安全
3. 注册制中国特色,小票仍将稀缺,壳资源垃圾股继续嗨

股灾1.0、2.0后,去年四季度走出的一波反弹中,创业板指数上涨超过50%,众多个股翻番,更加深了不少人这样的印象。

此番股灾3.0、4.0后,仍存这样念想的不占少数。今日一砸,虽以梁滑头为首的嘴硬派声音显大,更多人却开始在内心犹疑。

是时候看看,创业板什么时候真正安全,底在何方。

截止今日,创业板总市值3.9万亿,496家公司,与中小板在前一个大底2012年12月3日时的总市值2.4万亿,701家公司,大致在一个量级。

而创业板在前一个大底2012年12月3日时,总市值7100亿,354家公司,则总体量与中小板的再前一个大底2008年10月27日时的总市值4600亿,273家,规模相仿。

让我们比较创业板和中小板在不同的时点,相似的发展阶段大底中的估值水平。



08年大底,中小板平均市盈率16倍;12年大底,中小板平均市盈率接近24倍。
12年大底,创业板平均市盈率28倍;即便如今我们给予创业板相似的溢价,底部市盈率也不应超过35倍。

***有不少朋友留言问过骑行客板块市盈率的出处,
本帖统一作答:自主计算
方法是:用给定时点的板块全部公司的总市值 / 板块全部公司的总净利润
说起来简单,须考虑给定时点任意一家公司所能得到的最新业绩
譬如:
考虑第一种情况,2008年10月27日,因离月底尚余四天,三季报并未披露完毕;且中小板大多公司会在三季报中给出年报的预告值,故用2008三季报或2008年报计算板块业绩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模糊性。
再考虑第二种情况,2016年3月4日,也就是今天,创业板部分公司已披露年报,部分已披露年度业绩快报,尚余部分能拿到的最新业绩是去年三季报,本帖计算针对不同公司采取了个案处理,以能得到的最新十二个月业绩加总为板块的总净利润,然后计算板块市盈率***

为什么创业板整体板块估值相对中小板溢价合理?不是屁股决定脑袋说创业板代表中国经济转型的方向,让我们看三个不同时间点,两个板块的最赚钱龙头企业:


中小板在两个大底的四年间,前十大赚钱公司变化不大,五家公司连续上榜,且均为银行、地产、零售、能源和服饰等传统企业。$苏宁云商(SZ002024)$ $宁波银行(SZ002142)$


创业板从前一个2012大底至今,十大最赚钱公司仍留在帮上的仅剩碧水源和汇川技术两家,且绝大多为新兴产业,既显示其朝气蓬勃的一面,也同时反映了榜上公司的江湖地位都不稳固。

有意思的是,无论是中小板2012大底,还是创业板如今,盈利能力最强的都是新上市企业 - 2012年中小板的洋河和如今创业板的温氏。温氏接近2000亿的市值,高出2012年洋河盈利顶峰的逾60亿净利润,超过创业板排名第二至第五净利润的总和,和传统的养殖行业,称其为创业板怪胎并不为过。

创业板尽管代表中国经济努力转型的方向,但其增长扣除并购后内生动力犹显不足。考虑到互联网赢者通吃的属性,和中国最优秀的互联网企业分别在美国和香港上市,一众二三流的追赶者在创业板苦苦腾笼换鸟,竞相撑起创业板大旗,不可谓不努力。

当我们探究底部,定要挤干水分,把那些口号情怀之类抛诸脑后。如果说一月的港股、石油都离百年底部不远(港股底部平均市盈率7倍,石油底部20美元),那么创业板离仅有的一个7年大底仍然路途遥远。如嫌数据不足代表性不够,拿中小板作类比, 底部30-35倍市盈率结论不变 。

接近底部不代表立刻会涨,远离底部也不代表立马要跌。是追求老手一击必中的成就感,还是享受新手连扣扳机的满足感,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交易行为大相径庭。

注册制也好,战略新兴板也罢,是时候忽略桂代表,刘主席的言论,以我为主,审视创业板的投资价值与投机风险。就算弹起来再凶猛,创业板反正没到我买的时候。

(文章来自雪球网)

更新日期: 2016-03-05 16:12:49
文章标签:
文章链接: 创业板究竟底在何方?  [复制链接]
站方声明: 除特别标注, 本站所有文章均为原创, 互联分享, 尊重版权,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