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及全球经济一直增长缓慢。在危机后数年中,2015年美国2.6%的GDP增长是其最高点。各种经济学家都在讨论这种“新常态”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但是也许大家忽略了一个现象,这种缓慢增长本身就是美国经济的正常表现,尤其是以较长的历史为背景来看。

 曾经担任《经济学人》编辑的MARC LEVINSON 最近在《华尔街日报》撰文表示纵观历史,经济的飞速增长并非常态,而是例外。不仅美国如此,在过去两个世纪里,从瑞典到日本,所有发达经济体的人均收入,其年复合增长率都只有1.5%-2%左右。

人类社会只是在从1948年到1973年这四分之一个世纪,出现了空前并且至今绝后的超高速经济增长。在一代人的时间里,有成千上万的人从贫穷走向了此前不敢想象的富足。法国把这段时期叫做“光辉三十年”,德国称之为“经济奇迹”日本最直白, 称之为“高速经济发展期“,而在英语国家,则普遍称其为“黄金年代”

LEVINSON 认为全球范围内前所未有的生产率增长,让黄金年代成为了可能。在这25年里,平均每小时工作的产出量在美国和加拿大翻了一番,在欧洲增长了两倍,在日本增长了4倍。 在全球各地,劳动力的教育水平得到大幅改善。而随着无数此前从事畜牧业和种植业的农民来到工厂和建筑工地,他们创造的经济价值也显著提升。新修的高速路使得卡车司机们能够驾驶着大型车辆长途奔驰,提升了交通运输领域的生产率。反过来,道路交通的改善,又使得农场和工厂得以突破地域局限,在更广大的范围内销售自己的产品,由此引发的增产需要又使他们抛弃了手工生产,转向机器生产,以更低廉的成本生产出更多的商品。而六轮全球关税谈判,则让跨境贸易海量增长,由此带来的国际竞争压力又进一步促使制造商提升效率。 更重要的是,科技创新让人们生产出了新的产品,还使生产的过程变得更为简单。比如,1940年代末时,在西欧和日本,电话依然稀有和昂贵,但到70年代时,电话已经无处不在。

但是随着70年代石油危机的发生, 经济出现了滞胀。世界经济再未如黄金年代那样快速增长, 其最根本的原因是生产率的增长陡然减缓。虽然说90年代以后互联网的出现又将科技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但是生产率的增长始终没有超过黄金时代。 根据美国劳工部的数据,在非农经济领域,1947-1973年的增长率是2.8%,1973-1979是1.2%,1979-1990是1.5%,1999-2000是2.2%,2000-2007是2.6%。而从2007道2015, 生产率的增长只有1.3%。

MARCLEVINSON 何减也不很确定, 从历史上看,生产率的提升总是断断续续的。创新诚然能够提高生产率,但是对于如何刺激创新我们却知之甚少,而且也完全无法预测究竟哪种创新能导致生产率的提高。另外,一项科技创新出现后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带来生产率的提升,人们也无法预知.

  英国已故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说,全球经济在1951年到1973年这段时间,平均每年以4.9%的速度增长,而此后直至20世纪末,全球的平均经济增速仅为3.1%。富裕经济体增速的放缓更加突兀,其民众收入开始以龟速增长,而且增速的放缓动摇了福利国家的财政根基,使得普通家庭的稳定感烟消云散。

但是黄金时代这一本属特例的快速增长已经成了民众心中的常规期待。这也使得目前的缓慢经济增长难以忍受。 我最近有机会和前美联储格林斯潘在一次会议中交谈,  他对经济前景更不乐观。因为生产率增长的放缓,美国经济不仅增长放缓而且有可能会面临滞胀,也就是经济放缓,通货攀升的糟糕局面。

“滞胀不是会不会来的问题, 而是什么时候来的问题,”格林斯潘对我说。 这不仅让我想起《权利的游戏》里那句让人不安的话“冬天就要来了……”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青听华尔街)

更新日期: 2016-10-28 15:26:24
文章标签:
文章链接: 冬天快要来了  [复制链接]
站方声明: 除特别标注, 本站所有文章均为原创, 互联分享, 尊重版权,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