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下午中央政治局以“金融安全”为主题进行集体学习,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金融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督促要切实把维护金融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

中央高层对于金融监管的高调表态实属罕见,之后,《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官方媒体也密集发声。

《人民日报》评论称,维护金融安全,既要善守也要能攻,要以攻坚克难的姿态,靠改革推动风险防范。

高层定调意味着今年以来持续加码的金融监管风暴已经上升为国家层面上“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带有战略性、根本性的大事。”

分析认为,官方表态强调稳中求进,这意味着过去一段时间导致市场风声鹤唳的银行监管风暴并未结束,但整体上可能会有一个“度”,阶段性不会更加严厉。

市场分析认为,高层此次表态透露出以下四个信号:

 1.监管风暴远未结束

4月初至今,“三行一会”不断加码对各自领域的监管,一行三会相继表态要“加强金融监管”。银监会更是密集发文,剑指金融监管套利、委外等,市场人士形容此次强监管“史无前例”。

国泰君安固定收益分析师覃汉指出,高层强调金融安全,但稳中求进不是保守退缩,银行体系监管并未结束。覃汉认为本次表态未提及稳定人民币汇率,目前楼市、汇市、股市风险相对较小,主要的风险可能还是在银行体系和债券市场。

但覃汉表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是推进金融改革的策略和要求,这意味着过去一段时间导致市场风声鹤唳的银行监管风暴整体上可能会有一个“度”,阶段性不会更加严厉。

《人民日报》评论也强调防范金融风险要勇于“攻”,称要想从根本上破除风险滋生和积聚的体制根源,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2.国家层面的大事

习近平在会上强调了金融的重要性,并将其提升到了“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来看待。

《前沿观察》评论称,这意味着金融工作不再是财经专业领域、专业条线的问题,而是上升到影响全局安全和稳定的、影响治国理政的大事。正因为这个定位,所以政治局全体成员都要学习,要成为所有领导干部都必须关心的问题。

 3.意在国内

习近平强调,准确判断风险隐患是保障金融安全的前提,并着重提到了外部的风险和挑战,称一些国家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整形成的风险外溢效应,有可能对我国金融安全形成外部冲击。

但分析称,虽然提到了某些国家的政策外溢性,但金融安全主要意在国内。

在习近平提出的六项任务中的第三点针对的都是国内的风险,要求“采取措施处置风险点,着力控制增量,积极处置存量,打击逃废债行为,控制好杠杆率,加大对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打击力度,重点针对金融市场和互联网金融开展全面摸排和查处”。

 4.统筹监管

习近平在会上强调,要加强金融监管,统筹监管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统筹监管金融控股公司和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统筹负责金融业综合统计,确保金融系统良性运转,确保管理部门把住重点环节,确保风险防控耳聪目明,形成金融发展和监管强大合力,补齐监管短板,避免监管空白。

 《券商中国》评论称,这意味着金融监管体制将有重大变革,有一些职能将合并。在当前混业经营的大背景下,金融监管的延展度和扩张性将增强,目的就是曝光监管盲区,形成监管合力,可以预见,金融体系的整体监管尺度还将保持当前从严的态势,只可能更加严格短期内不会放松。

但习近平还提到,“金融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负起责任”,分析认为这表明市场一直猜测的一行三会合并不会发生。

 习近平:三个要点 六项任务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中指出,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必须充分认识金融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切实把维护金融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扎扎实实把金融工作做好。

习近平提出三个要点:

 1、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一定要把金融搞好;

2、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金融危机外溢性突显,国际金融风险点仍然不少;

3、不断提高金融业竞争能力、抗风险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为了维护金融安全,习近平提出了六项任务:

一是深化金融改革;

二是加强金融监管;

三是采取措施处置风险点;

四是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金融环境;

五是提高领导干部金融工作能力;

六是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

(文章来自搜狐财经)

更新日期: 2017-04-27 22:45:32
文章标签:
文章链接: 罕见强调金融 政治局释放重要信号:稳中求进 善守也要能攻  [复制链接]
站方声明: 除特别标注, 本站所有文章均为原创, 互联分享, 尊重版权,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