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永远改变了日本社会的泡沫经济,是1985年由纽约广场饭店的国际金融协议开始的。本来节约勤劳的日本民族,忽而全变成了投资家、投机家。不幸的是,这种经济高速发展的态势只维持了五年左右,90年代初经济泡沫就破裂了。然而,作为当时日本国民精神的一个剪影、一份标本,面向职场中高层人士的“地狱训练营”却保存了下来,和鲜艳的“耻辱带”一起,提示着今天的我们,当一个社会以经济利益为唯一导向时,会怎样忽视人文关怀和精神健康。本文编译自 ALLAN RICHARZ 在 Atlas Obscura 上发表的题为“The Intense Corporate ‘Hell Camps’ of 1980s Japan”的文章。上世纪80年代,日本的“泡沫经济”正处于巅峰。当日本公司收购了加州的“卵石滩”高尔夫球场、大量好莱坞的工作室,甚至纽约洛克菲勒中心的黄金地段时,美国人惊怒交加却又别无他法。那个高速发展的时代里,日本拥有一切——除了对部分被视为阻碍日本经济奇迹的中层管理人员的宽容。但有一个解决办法。对于那些被认为是软弱、懒惰或无能的经理们,以及那些想要在事业上攀登巅峰但又没做好准备的年轻高管们来说,答案是一张通往地狱训练营的门票。

和现在常见的团队情感和信任建设不同,日本的“地狱训练营”是完全依照军事基础训练的纪律和强度运营的。他们的目标是鞭笞那些表现不太好的中层管理人员,同时赋予他们一种在与西方竞争对手打交道时缺乏的所谓“自信”。

在Kanrisha Yosei Gakko(KYG),有一家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最著名的地狱训练营,提供长达13天的严苛训练。新的一天从早上4:15开始,一直持续到深夜。收音机和通信都被禁止,参与者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手头的任务上。当老师提问时,学生们应当大声、迅速地回答。

这门在2017年大约价值4300美元的课程,有一个鲜明的特点——每一名候选人都被系上了象征耻辱的丝带。丝带一共有14种,每一种都与一项特殊的任务或这个训练营需要攻克的一种缺点相对应。自信、公司价值认同、报告写作文笔、团队建设、公共演讲,这些都只是管理人员所需要技能中的一部分。为了完成最后的挑战,学员们必须在富锦宫的前面,在公众面前高唱《Sales Crow》这首歌,作为自我超越的证明。

这门课程的失败往往意味着你在公司的晋升之路就此终止了。在最初的9年里,超过15万名参与人从KYG的项目毕业,时至今天,该学校在全国拥有超过30万名毕业生。

地狱训练营这种非同寻常的性质不可避免地引起了海外的关注。新闻媒体蜂拥而至进行采访。1986年,罗恩·霍华德的电影《Gung Ho》,讲述了一家日本汽车公司收购美国汽车工厂的故事,电影中使用了大量“地狱训练营”的元素,向广大观众介绍了“耻辱带”的概念。戴安·索耶在1987年曾短短体验了60分钟的KYG项目。当不安的美国注视着日本经济看似不可阻挡的步伐时,事实上,地狱训练营只会让人们更加焦虑。

并不令人意外的是,在80年代末,KYG的“地狱训练营”品牌最终被授权在美国使用。在马里布的一处营地里,组织者从日本引进了一整套严格的训练方案,做了一些调整以适应美国人的特点,并贴出了一个更惊人的标价——每个人花费5300美元。白天从早上5点开始,耻辱带被重新命名为“挑战带”。然而,参与者仍然需要执行诸如25英里夜间远足以及充满羞耻感的《Sales Crow》歌唱挑战——他们要慢慢走到附近的购物中心停车场,在困惑的观众面前大声唱歌。

时至今天,声名远扬的KYG仍然在富士山脚下运营,自1979年以来,它为中层管理人员、初级员工和应届大学毕业生提供了一系列项目。然而,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和更为现代化的商业环境,已经使得其他类似的训练营消失了。持续存在的KYG地狱训练营、令人瞩目的耻辱丝带,都是上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繁荣时期的一种奇特留念。

(来自36氪)

更新日期: 2017-06-09 19:00:19
文章标签:
文章链接: 夜行军、耻辱丝带和尬唱:解密80年代日本企业高层的“地狱训练营”  [复制链接]
站方声明: 除特别标注, 本站所有文章均为原创, 互联分享, 尊重版权,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