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王健林来说,这个炎热的夏天也许有点苦涩。7月,他在10天之内出售了77家酒店和13个万达文旅项目,甩掉454亿银行贷款,回笼637.5亿现金。只需大笔一挥,这些苦心经营多年的资产便在一夜之间易主,杀伐决断的雄风不减当年,只是已经63岁的王健林身形瘦削,与几年前的富态判若两人。谁都看得出来,这几年让首富操心的事情不少。

如果不是因为保密工作做得好,那么一定就是有不得已的苦衷,万达才会如此突然地决定出售酒店和文旅城。这些资产属于王健林口中的“重资产”,对于开始轻资产运营的万达来说,迟早有一天要剥离出去。王健林原本制定的时间表是:“2020年以后原则上不再搞重资产,全部为轻资产”。如今如此迅速地出售,还是超乎大多数人的意料,以至于连接盘者都没有考虑周全,万达披露与融创的交易不久,又引入第三方富力地产作为酒店买主。199亿的交易,从接触到签约,只用了三四天时间,甚至签约前最后一刻还在讨价还价。

万达酒店和万达文旅城分别隶属于万达商业公司和万达文化集团,均是万达集团的核心资产,万达商业参与万达文旅项目的开发。“等万达城全部开发完以后,万达商业就逐渐从地产开发这个行业退出。”王健林的规划是,“万达商业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不当地产商这个公司更值钱。其实市场已经回答了,地产的PE也就10倍左右,但商业租金的PE是30倍甚至40倍。”

正是因为估值不达预期,万达商业在港交所上市不满两年便私有化退市,至今仍在回归A股的IPO排队名单上苦苦等候,出售酒店资产之后,万达商业的核心资产便只剩下遍布全国的200多坐万达广场了。王健林曾在万达内部多次提议,“2017年底或2018年把商业地产名字改了得了,叫商业投资管理服务集团,别再当地产商了”。现在终于如愿以偿。有意思的是,除了万达广场,万达商业旗下还有一家圣汐国际公司,这是万达2013年3.2亿英镑收购的英国游艇公司。王健林认为,“购买游艇还不如一次性收购船厂,这样更划算”。

由于交易导致的资产变更,万达商业的行业属性发生变化,不得不在IPO审核名单上重新排队。企业融资不外出银行借贷、股权融资、债券融资三条路径,上市遥遥无期的万达商业被银行业收紧信贷额度,债券市场也用连环下跌投票,融资通道基本被封死。而高达千亿的银行借贷如泰山压顶,在不断吞噬万达商业现金流的同时,还给这家骑虎难下的公司增加了偿债压力。王健林只好将苦心经营13年的酒店资产和寄托万达转型希望的文旅项目转手以削减负债。

资产出售一波三折,最终万达选择了富力地产作为酒店的买主,不但多卖给了富力一家酒店,还比给融创的报价调低了136.95亿人民币,相当于账面净值的六折。考虑到酒店行业的重资产属性和投资回报率不断下滑等事实,有能力并愿意大规模收购酒店的买主并不多,万达的选择余地有限。富力地产恐怕是其能够在短时间内找到的最合适的酒店买主。

与A股不同,港交所一贯的政策鼓励是上市公司股份应尽可能持续交易,影响股价的消息没有扩散便不必停牌,万达选择香港上市公司而非A股上市公司,可以降低监管中的不可控因素。而在香港上市的内房股当中,富力地产与万达在酒店业务领域的契合度最高。

万达与富力均以旧城改造起家,2004年不约而同进入酒店行业,在酒店行业深耕多年并建立合作。作为酒店业主,万达与喜来登、希尔顿等品牌合作的同时,亲自经营管理大部分酒店,万达文华、万达嘉华、万达瑞华是其三大自有酒店品牌。富力的酒店业务以投资为主,作为业主收取租金收益,酒店运营则由凯悦、万达、希尔顿、雅高、洲际等专业酒店品牌托管,目前在建和开业酒店数量24家,收购77家万达酒店后,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五星级酒店业主。

在保留万达品牌和托管运营服务的前提下,出售酒店资产符合万达的轻资产战略转型的方向。王健林曾算过一笔账,重资产模式下,扣除管理费、17.55%的税金和所得税,一块钱租金净利润只有四毛钱,而轻资产模式下一块钱租金除了25%所得税,全部是净利润。

企业经营到了一定境界,就可以靠品牌赚钱,用王健林的话讲就是“空手套白狼”。将77家酒店转手富力地产,王健林给万达酒店找了一个“好婆家”,只是事发仓促,价格未免便宜了。不过现在显然不是锱铢必较的时候,为了大幅减少负债,收回巨额现金,也顾不上许多了。

2017年初,王健林在万达集团的工作会议上说,“我从事地产行业28年,再过两年就30年了,被调控了十来次。”意想不到的是,仅仅过了6个月,万达就遭遇成立以来最严峻的调控挑战。不知一年后,王健林创业30周年之际,将会看到一个什么面貌的万达。

(来自臧否春秋)

更新日期: 2017-08-09 22:49:34
文章标签:
文章链接: 王健林有苦难言,富力地产成为酒店大赢家  [复制链接]
站方声明: 除特别标注, 本站所有文章均为原创, 互联分享, 尊重版权,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