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获得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理由是他对于行为经济学的贡献,“让经济学更为人性”。

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

文|小晓

穷人和富人谁更愿意在经济上冒险?有人认为,穷人更倾向于冒险,因为他一无所失,而富人冒险可能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机会成本更大;也有人认为,富人更倾向于冒险,因为他能负担得起风险,而穷人对风险几乎没有承受能力。哪个解释更有力呢?可能并没有确定的结论。这是一个行为经济学的问题。

201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在行为经济学方面成就很高的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他现在执教于芝加哥大学的布斯商学院,这所学院曾经出过五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塞勒被认为是现代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领域的重要先驱者。很多人对他的名字可能并不陌生:2002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丹尼尔·卡内曼曾将自己的获奖归功于塞勒,称他是“首位将心理学引入经济学,开创了行为经济学”的学者。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位畅销书作家。他最近的一本经济学著作《“错误”的行为》,是2015年高居《纽约时报》排行榜的经济类畅销书。他把经济学从“象牙塔”带回日常生活的现实,故事引人入胜,不乏诙谐幽默,他循循善诱的行文特色,通俗易懂的魅力语言,感染了经济学界的学者们,也改变了大众读者对经济学的很多看法。

纵观理查德·塞勒的学术研究生涯,可以说,他的研究是围绕着“并非理性的经济人”这个概念展开的。也就是说,经济行为的主体并不一定是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假设——“理性人”,而可能是行为可预测、且容易犯错的个体。对于整个建立在“经济理性人”假设之上的西方经济学帝国来说,他的研究无疑是开疆拓土型的。进入经济学研究不久,塞勒意识到,人类与不懂情感的理性人完全不同,我们不仅存在偏见,会判断失误,而且会受到种种心理因素的蛊惑,实际所做出的经济决定与经济学家假设的标准理性模型相去甚远。换句话说,我们的行为并不理性,甚至是“错误”的。在他的《赢者的诅咒》一书中,他指出,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假设、偏好理论、有效市场假说等一些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假设存在着一些缺陷。因为无论是企业理论、金融市场还是消费者选择理论,个人在所有经济现象分析中均被假设成是自利的、信息完全的,同时会尽可能地追求最大利益。然而,现实中的个人往往依靠直觉来解决问题。理性的经济人只是一种假设,真实的人应该是非完全理性的个体。

塞勒对“理性人”的主要怀疑包括:因为时间和脑力的有限,人们倾向于使用简单的“经验法则”做判断,而不是经济学里的最优化,“经验法则”下存在着“可预测的错误”;人的理性是有限的,而不是像经济学描述的理性经济人那样有着无限的理性;统计模型中的误差并非像传统经济学所说的是随机的,而是可预测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数学和计量经济学在经济学得到规模应用和发展,经济学家们也越来越强调数学结果和理想化假设下的研究结论。塞勒从社会心理学、行为经济学角度,呼吁经济学家们从理想化假设中解脱出来,可以说延续了一种始于亚当·斯密的传统经济学。过去,经济学家并不屑于研究人们的错误判断及其对市场的影响,认为这只是一种引人发笑的琐碎谬误,无足轻重。如今,这些关于普通人行为的研究却能帮助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出更好的决定。在理论研究上,塞勒对“反常行为”“经济人假设”“禀赋效应”“跨期选择”“心理账户”等研究都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应用上,塞勒通过“助推思想”和“选择设计”,分析和解释了消费者行为和包括社会福利政策和储蓄投资研究在内的政府政策行为。

20世纪70年代,塞勒在罗彻斯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的第一个研究方向是经济行为学。从那时开始,他养成了在生活中观察周围的亲朋好友,并通过观察来收集经济学中反常现象的习惯。有一次,他邀请同事参加晚宴,晚宴的开胃菜是腰果,每个人都很喜欢吃,但当他把这道菜撤回厨房时,客人们却为他的这一决定叫好。他用行为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结论是:人由两种心理控制,一种希望获得立即满足,另一种理智权衡现在与未来。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愿意选择牺牲9个月的价值以换取未来12个月的价值;很多人相信价格是随机波动的,却又试图在股票市场进行波段操作;从历史看,债券的长期回报率低于股票,但人们还是倾向于把退休基金投资于债券。人们的“反常”选择源自什么呢?

转到康奈尔大学后,塞勒进一步对如何运用前景理论解释人类行为做了更深入的探索。诸如“A先生邻居的儿子愿意以8美元的价格帮他除草,他选择拒绝,同时,他也拒绝以20美元的价格帮邻居除草”,“B先生付了300美元会费加入了网球俱乐部,虽然肘部受伤但仍坚持练习”这些日常生活的选择问题均在塞勒的研究范围之内。1976年,塞勒在《科学》杂志上读到一篇题为《不确定条件下的判断:试探与偏见》的文章,从中获得灵感,为那些关于决策选择时不太严谨的事实找到了理论上的依据。霍华德·昆鲁斯的“前景理论”对塞勒的研究有更大的推动作用,他由此想要建立准确描述人类行为的经济模型,并发现价值函数可以为他所研究的反常行为找到理论解释。于是,运用预期理论中的价值函数替代传统经济学中的效用函数来进行行为经济学研究,成为他此后几十年的研究方向和方法,并由此诞生了创新的成果。

20世纪80年代,他提出“禀赋效应”,认为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对利害的权衡是不均衡的,对“避害”的考虑远大于对“趋利”的考虑。传统经济学理论往往会假设决策制定者把损失的成本等同于机会成本(潜在损失的最大成本),但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更重视自己看得见的损失。禀赋效应的提出引起了人们巨大的争议,因为它挑战了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对消费者选择的分析基础,也冲击了基于交易成本分析的科斯定理。他也提出了“心理账户”的概念,它假定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会在心里记账,它是一种普遍存在但并不被自知的心理状态。比如,消费者在不同来源收入下的储蓄倾向和消费倾向不同,一个拥有20万元股票投资组合的人不太可能会因为投资组合增值2万元而改变自己的消费习惯,但如果这2万元的收入来自于赌博、奖金或者税收折扣,那他很可能在短期内增加自己的消费。又比如,企业为了控制支出,订立不同项目的预算,在需要购买一项重要的东西时,如果原先购买该物资的预算账户不够,那就不会购买。“心理账户”就是在我们心里设立一条无形的界线,让我们在不同区间内最大效益地安排生活。

塞勒在行为金融研究学方面也做出很多贡献。比如,对“股票溢价”,塞勒解释说,当投资者经常回顾他们的投资组合时,对短期损失的厌恶会令很大一部分投资者放弃长期投资这些投资组合,而投资具有稳定回报率的债券。这就是“输者赢者效应”,即投资者对过去的输组合过分悲观,对过去的赢组合过分乐观,导致股价偏离其基本价值。塞勒认为,过度反应产生于投资者对历史概率的忽略,和高估短期新信息的重要性,这导致了市场价格与基本价值产生过高或过低的偏离。这个结论激励了更多学者来研究和解释均值回归现象。

塞勒的这些理论研究在实际应用中也发挥了作用。比如,在解决美国器官移植难的问题上,他提出运用选择设计来提高捐赠率。提高捐赠率所面对的主要障碍是获得家属的同意。原先在美国多数州,采取的是明确同意原则,即民众必须采取登记等具体的行动来表明愿意捐赠。塞勒指出,惰性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觑。他提出新的规则,即“认定同意制”,根据这项规定,所有民众都被认定为同意捐赠,但可以登记不愿意。当民众必须表态同意才捐赠时,只有42%的人会去做;但如果必须同意才不捐赠时,会有82%的人同意捐赠。2006年,伊利诺伊州通过第一个同意登记法,吸引了230多万人登记器官捐赠。这就是塞勒所说的“助推力”。

(来自三联生活周刊)

更新日期: 2017-10-19 21:39:05
文章标签:
文章链接: 2017诺贝尔经济学奖 非理性的经济人  [复制链接]
站方声明: 除特别标注, 本站所有文章均为原创, 互联分享, 尊重版权,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