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融街11月27日讯 在很多年前,“日本制造”曾一度是“精益求精”的代表,“完美工艺”的化身,优秀的产品质量得到了全球消费者的认同,而其背后的工匠精神更是备受推崇。然而当下情况已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曾经的“日本制造”已经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确是一个全新的名词:“日本造假”!

早在今年的10月,日本第三大钢铁企业神户制钢所(“神钢”)证实,旗下多家工厂长期篡改部分铜、铝产品的出厂检验数据,将未满足客户要求的产品充作合格产品供应给客户。而这仅仅是日本造假的一个典型事件,之前还有更多:9月,日本汽车三巨头之一的日产汽车公司承认,其在成车出厂检验环节中,大量使用无资质人员敷衍出厂检验手续;三菱汽车和铃木汽车被曝篡改油耗数据;东芝公司三任社长涉嫌财务造假;高田公司则被曝隐瞒安全气囊质量缺陷,被美国媒体称为“有史以来最恶劣汽车安全丑闻”,于6月申请破产……

而最近,又有一家全球知名日企曝光造假!日本有色金属巨头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被爆料其生产数据造假,之后11月24日日本有色金属巨头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社长竹内章在记者会上承认,公司下属的三个子公司——三菱电线工业、三菱伸铜和三菱铝业存在出厂产品技术参数造假问题,就此向社会公众表示道歉。

就在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社长竹内章在记者会上承认其下属子公司产品数据造假问题的前一天,三菱综合材料发表公告称,公司子公司三菱电线工业自2015年4月至2017年9月修改出厂橡胶密封制品技术参数,目的是达到公司或客户要求的技术标准,部分问题产品被用在了飞机、舰船和汽车上。三菱综合材料同时公告称,公司另外两家子公司——三菱伸铜和三菱铝业出品的铜合金和铝制产品也被查出出厂产品技术参数造假的问题。

目前,全球范围内采购三菱相关不合格产品的企业已经增至274家,涉及航空航天、汽车制造、机械装备和电子设备等多个行业,其中部分不合格产品更是涉及日本自卫队的舰船和飞机引擎等。此外三菱电线工业社长村田博昭承认,不合格产品是否被客户以外企业使用很难掌握,因此未来受影响企业数可能进一步增加。

可以说这一事件进一步重创了近期本就岌岌可危的日本制造业声誉。

随着一系列按造假案件的曝光,“日本制造”逐步走下“神坛”。“日本制造”会否就此“谢幕”?日本民众如何看待日本制造业的前景?制造业的出路在哪里?

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退休老人说,“神钢”等丑闻让他觉得很羞愧,也很愤怒。他希望日本的知名企业好好做事,防止再犯。“我觉得与其讲效率,不如追求品质、保持稳定。希望这些大公司都能明白这点。”60多岁的加藤谈到日本制造业曾经的辉煌。他说,在他年轻的时候,员工一辈子在一家公司工作。制造业生产什么很快就能卖出去,而现在已经大不如前了。就企业造假丑闻,他说:“不管处在哪个时代,日本都有这类问题。虽然神户制钢的事件是不对的,但如果看日本历史的话,每个时代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我并没有太在意。”

有不少日本人呼吁日企与中国企业展开合作,优势互补。20多岁的城户在东京一家金融机构工作。他认为,中日企业合作可以给日本经济带来动力。他说:“中日两国在产业上的竞争是重要的,但我觉得更重要的应该是合作。为攻占哪个市场,那么就有针对性的和其他国家的企业联手,来弥补自身的不足。我觉得能意识到这一点的公司今后可能会发展得更好。”

有日本相关专家学者认为,大企业长期造假折射出日本企业固步自封、缺乏创新意识,造假文化对日本国民而言都习以为常。日本企业过度依赖匠人精神和手工艺者的技艺,忽视了产品标准化和通用化,严重影响了产品量产化。于是他呼吁日本企业重新重视模仿创新元素,发扬自身技术整合优势,在工业互联网时代实现制造业的反击。

但是就日本政府的表现而言,他们仅仅对此表示“遗憾”。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世耕弘成在相关记者会上表示,在已经发生日产汽车、神户制钢和斯巴鲁汽车丑闻后,再次发生新的造假丑闻让人深感遗憾,这起事件动摇了企业公平交易的基础,辜负了社会各界对日本制造的高度信赖。而日本国土交通大臣石井启一则表示,在神户制钢所数据造假丑闻之后又发生同样性质的造假丑闻,对此感到十分遗憾。

深入思考可以发现,连续爆发的日本制造企业产品参数造假丑闻在重创日本制造业声誉的同时,其暴露出的产业升级受挫、管理体制僵化等问题也值得深思,而这些问题也十分值得中国本土制造业进行思索,以免重蹈覆辙。

(来自新融街)

更新日期: 2017-11-28 19:00:20
文章标签:
文章链接: 日本再爆造假案全球274家公司遭殃!日本制造已成“日本造假”  [复制链接]
站方声明: 除特别标注, 本站所有文章均为原创, 互联分享, 尊重版权,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