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铁流

不久前,媒体报道腾讯控股连续第三个月下跌,三个月时间累计跌幅为16.22%,市值缩水约7144亿港元,按照0.81汇率粗略计算,折合人民币5787亿元。随后,国内一些媒体开始唱衰腾讯,认为腾讯”没有理想”,另一些媒体则开始反驳。对于腾讯迎来十年里的最差财报,和腾讯”有没有理想”关系不大,其实,只要戳穿互联网神话这一”皇帝的新衣”,一切争议也就烟消云散了。

互联网巨头被媒体神话了

在很多媒体的报道中,只要谈到中国科技公司,阿里、百度、腾讯都会被媒体作为中国科技公司的典范和代表。在事件之后,更有很多媒体提出解决中国”缺芯少魂”要依靠BAT。不过,互联网巨头并不具备十年磨一剑从底层技术做起的毅力和决心,互联网企业快节奏和拼用户数量的特点决定了更加倾向于短平快的决策。

BAT对于基础软硬件的投入是非常有限的,与其巨大的体量和市值极不相称。即便在文宣上堪称天花乱坠,但实际上更多的是在应用层做文章。而且很多所谓的”自主研发”,其实都是基于开源软件做修改的产物。前段时间,阿里云副总裁李津表示:”中国只有两种云,一种是拿来主义的云,一种是自主可控的飞天云。自主可控才能走得更远。”

然而,据业内人士分析,阿里的飞天云平台是把各主流开源产品,比如虚拟机的xen/kvm,容器的docker拿来又在公司内部进行了闭源的深度开发。之所以阿里要提自主可控,主要是因为友商开始进军党政市场。而领导非常喜欢”自主可控”、”自主研发”,阿里希望借此打退友商的进攻。

实际上,阿里的做法和华为、腾讯等厂商基于OpenStack(由多个IT业界主流厂商贡献代码的开源云平台)的路线,其实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一样也是拿了开源代码,再深度开发,推向市场作为商用目的。所以阿里指责华为腾讯他们不自主可控,是拿来主义的云,着实不厚道了。这也是阿里云副总裁李津的发言引发业界众怒的原因。

与其说BAT是高科技公司,不如说是传统行业的互联网化。

百度相当于互联网上的中介公司、广告公司、咨询公司和出版社。

腾讯相当于互联网上的邮电局、游戏机房、KTV等娱乐场所。

阿里相当于互联网上的房地产,以通过提供服务的方式收取房租。毕竟在淘宝上如果不购买阿里提供的服务,不借助阿里的广告和推介,客流量会非常惨淡。

另外,集资和投资也是互联网巨头的一项重要业务。

可以说,BAT其实是抓住了互联网的机遇,在中国强大的制造业、庞大的人口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外商作死的神助攻下冲上了云霄。只不过,在BAT冲上云霄后,不知是BAT收购了太多的媒体,还是光环太过耀眼,以至于被媒体捧上神坛。

时代的浪潮退去明星企业也会变得平凡

在过去这些年,阿里、腾讯业绩和市值一直高速增长,即便是在市值上被阿里和腾讯拉开了一小段距离的百度,也遥遥领先国内其他互联网企业。如果把BAT的市值与传统制造业相比较,三家公司都可以说是造富机器。

也许是BAT等互联网企业一直一来的明星效应,使很多人忽视了一点,那就是任何一家企业,业绩都不可能无限制的增长。如果一家公司每年增长10%,存在足够长的时间,理论上甚至能吃下整个人类社会。但事实却是,业绩增长跑不赢物价,甚至逆增长的全球百年老店比比皆是。一些公司在十几年的时间里飞黄腾达,更多的是因为抓住了时代的机遇,是”时势造英雄”,但当一个时代过去,曾经的明星企业也会变得平凡。

就以美国IBM来说,由于在二战后,IBM抓住了计算机发展的机遇,执掌IBM的小沃森将公司9%的营业收入用于发展计算机,还请来了技术大牛冯.诺依曼做顾问。到20世界60年代,IBM在计算机研制和生产上的投入高达5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马歇尔计划给予西欧各国援助资金的三分之一。

由于抓住了时代的机遇,IBM的20多年时间里,平均年增长率高达30%。优良的业绩使IBM给员工的薪水、福利和退休金都很丰厚,甚至还有从不裁员的神话。正是因此,在二战后很长的时间里,IBM是许多求职者最向往的公司之一。

然而,当一个时代结束,IBM出现了严重亏损,当时有人甚至质疑IBM公司是否会倒闭。郭士纳拯救IBM的办法虽然被很多人称赞,但说穿了就是”砍砍砍、卖卖卖”,砍冗员、砍研发、砍机构,卖业务、卖技术、卖大楼,甚至一度想要变卖IBM Almaden实验室盖了一半的豪华大楼。只不过这幢大楼实在是太贵了,最后没能卖出去。

如今的BAT,就像当年的IBM,还处于顺风顺水的阶段。当时代的大潮退去,BAT势必面临比腾讯”十年里的最差财报”更加严峻的形势。其实,腾讯最近遭遇的只是小问题,主要是因为投资失利和互联网红利削减造成的。腾讯增长很大一部分是网游贡献的,比如火遍全国的王者荣耀。而网游赚钱的对象主要是相对年轻的互联网人口,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游戏这一腾讯利润增长的引擎,将会越来越乏力。

结语

每一个行业都有从蓝海到红海的过程,互联网行业也不例外。何况互联网企业的运作模式和高利润对于实现”中国制造2025″负面作用多于正面作用。首先,一些小的软件公司,做出些有创意的东西,互联网巨头就会过来收购或入股,不同意就封杀,这种霸道的做法并不利于行业的发展。其次,在互联网巨头的”造富神话”面前,在技术创新上,大家都趋向于做短线,根本没有十年磨一剑的决心和毅力,甚至创业的目标就是被BAT收购,这必然导致技术创新更多在于应用层,而非底层技术,信息产业底层技术缺失恰恰是中国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最后,互联网行业的依靠用户数量和垄断获得的高利润导致其他行业人才失血,大量中国最需要的半导体行业人才纷纷转行互联网,这又会对中国解决”缺芯少魂”造成不利影响。

在不久的将来,互联网行业也会像通信、家电等行业一样,进入红海时代。当这个时间节点来临,互联网巨头将面临一次劫数。因为互联网公司的资金几乎全是股东的或者借贷来的,对年利率要求很高,不能走深耕自己的领域,稳稳当当赚点小钱的路线,必须不断跑马圈地、高奏凯歌推高股价,或者不断讲故事圈钱。而这也是互联网巨头拿下银行牌照,玩金融游戏的原因之一。

当增长遭遇瓶颈时,当财报不再好看的时候,互联网巨头就会面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困局。毕竟资本的逻辑从来不是踏踏实实的发展,而是投机。

更新日期: 2018-05-10 19:00:49
文章标签: ,,,
文章链接: 腾讯十年最差财报 和理想关系不大 只因互联网被神话  [复制链接]
站方声明: 除特别标注, 本站所有文章均为原创, 互联分享, 尊重版权,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