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SPAC在美国爆火,17-19年每年不足50家,而20年全年超过250家SPAC上市,融资规模超过50亿美元。对这个话题,笔者做了一个电话对话分享。下面是会议纪要:

SPAC是行业现在最新的,具有颠覆性的发展。今天想分享行业整体的研究判断,不代表任何机构的看法。

首先,SPAC行业从相关监管存在开始已经20多年了,但最近两年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国内对SPAC存在许多错误的理解:比如,SPAC公司其实并不是一个空壳公司,这部分后面会具体讲到。

在美国,今年80%公司SPAC上市,5%DPO上市,传统“IPO-路演”的模式基本被消灭了。由于SPAC的巨大颠覆,华尔街许多机构从去年年初开始关注SPAC,但其实许多非一线的人士也是不了解SPAC的。

什么是SPAC?

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Vehicle(“特殊并购公司”)。由5-7人组成的资深团队形成董事会,出资几百万美元注册公司,寻找投资人(5千万-5亿的投资),之后直接上市挂牌。上市的公司存在大量的现金(5千万-5亿的现金在账上),所以SPAC公司不是壳公司,可以说SPAC是一个现金上市公司。公司的现金放在在监管账户上,公司不能直接动用。现金到监管账户后,公司可以马上进行尽职调查,寻找路演时公司承诺的相关行业(金融科技,航天,制造业,食品消费,电动汽车,医疗等)的领先公司。SPAC找到标的后交给投资人进行表决:股东同意,则公司可以开始并购,并购成功,公司正式上市;51%的投资人不同意则并购失败,投资人可以把钱赎回。这种双边激励机制可以确保SPAC找到最好的公司。一般公司市值的20%作为管理层的激励,这与对冲基金(2|20)的激励相似,但是SPAC管理费为0,同时存在100%赎回机制,具有保本的效果。

近两年SPAC活跃的原因:

1. 过去10几年对冲基金的表现是非常差的,前几年美股大涨不挣钱,去年很多顶级对冲基金亏损严重。

2. 美国机构和高净值客户对对冲基金表现不满,但是受限于基金的锁定期。而对于SPAC,如果投资人对团队不满意可以赎回。SPAC相当于对冲基金2.0版本。

3. 为什么是去年开始突然火爆?新冠疫情之后美联储降低利率为0,投资SPAC(可以100%到期赎回)类似于债券,同时100%现金在账户上,投资风险更低,而交易成功存在股票大涨的可能性,所以许多债券投资人转向SPAC,也是为什么2月份SPAC投资开始火爆。

SPAC投资人:

一般SPAC的投资人需要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包括高盛,花旗,摩根斯坦利等资深投行人士,或者各种明星、社会知名人士(美国棒球巨星Alex Rodriguez),退任后的政府高官(美国前商务部长罗斯),或者传统各大公司行业的CEO(西门子,大型食品公司CEO等)并购行业内的优质资产。一般SPAC团队只有3-7个人,团队内所有人是没有工资的,只是完成后20%的市值作为奖励,所以需要团队成员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公信度,获得投资人的认可。因为现金入账后不可以随便动用,投资人需要对SPAC团队过往业绩、投资影响力有一定的信心。

主要投资人有对冲基金(各大著名对冲基金),机构投资人(黑石,Fidelity,KKR等),高净值客户家族办公室。散户参与比较少,因为SPAC比较复杂,同时投资门槛比较高(很多赞助人最低投资50万美元,最高几千万的投资都有可能),散户一般达不到投资门槛。

SPAC定价机制:

市场决定,但是也需要美国SEC审核。一般定价、交易结构报SEC审核需要2个月审核期,SEC可能会提出上百个问题,答复通过后才可以挂牌。SPAC的监管是很严格的,同时SEC会重点调查SPAC和并购标的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

SPAC的大量发行是否导致标的公司的紧缺:

以前,美国一年有几百个公司上市,基本都是通过传统IPO,但是现在公司上市都是以SPAC为主了,只要市场有好的公司上市,基本都有SPAC参与。

机构和高净值客户如何选择SPAC公司投资?

SPAC作为全新公司,没有历史业绩,公司账户上的钱只有投资人放的现金,所以主要的判断标准就是投资人是否认可团队的历史业绩,团队是否具有一定的社会公信力。

SPAC和Pre-IPO的区别?

SPAC的投资存在Maturity date(比如:1-1.5年必须完成交易),同时可以退款给投资人,这两点和Pre-IPO不同。 Pro-IPO投资后的上市时间没有限制,同时不存在退款的机制。SPAC的条件好于Pre-IPO,在美国市场,一般的Pre-IPO已经无法和SPAC竞争了(没有时间和全款退款的承诺)。

交易SPAC的最好策略?

SPAC相关的交易比较复杂,存在创始人股票、涡轮、期权等,传统的期权交易策略很多都是可以运用的(对冲,Delta hedge等),这也是为什么SPAC的流动性是非常高的。特别是SPAC自带很多衍生品,对冲策略、交易非常多,这一点不是传统的上市公司能比拟的。

SPAC的缺点和挑战?

对管理层的压力非常大:1-1.5年内需要完成“项目筹备-IPO-上市后项目调查-并购结束”的整个流程,同时期间没有任何工资,并购失败全款退回投资人,律师审计尽调差旅等费用由管理层自己承担。这与传统投资可以收取管理费不同,因为存在SPAC的保本性质,同时不收取管理费用,所以管理层唯一的动力就是找到标的,完成交易,否则严重亏损。

除了美国市场SPAC火爆,香港和新加坡也在讨论引入SPAC机制。现在欧洲(包括德国、英国)都允许交易SPAC,但是发行量只占1%,欧洲每年有2-3个SPAC发行。预计今年美国会有500-1000个SPAC。

交流环节:

1.关于利益冲突:对于Sponsor必须4个月内确定目标公司,否则会被清算。定价需要报给SEC审核,审核标准如何?

定价是很复杂的,存在很多主观因素:但是从行业角度,需要考虑:历史业绩(过去3-5年业绩分析,财务增长),对未来3/5/10年的预期(收入、利润、内生性增长/并购的打算),行业内其他公司的定价比较DCF(未来现金流折价),第三方公允意见(律所、会计、第三方独立投行意见),所以监管角度和方向是非常多的。同时会考察交易可能存在的利益关联因素。为了保持股价优势,一般会保守估值,保留一定的利益空间。

2.华尔街投行的收费水平?

SPAC不同于传统投行业务,因为没有上市承销商,完全看投资人意见,所以收费会低很多。现在华尔街参与比较多:花旗、高盛、摩根斯坦利、瑞士信贷等传统的投行也是做SPAC量最大的,投行之前一直比较抵触做SPAC因为收费比较低,但是去年夏天Q3-4市场开始火爆后态度被迫转变、现在已经是最大参与者。SPAC收费比传统低一半以上,甚至上市时0收费、根据上市成功后的市值收取一定的费用。所以SPAC对传统投行业务也是一种巅峰,SPAC的收费模式也是不同的。

传统IPO收费在5-7%左右,SPAC的定价取决于具体标的:取决于项目规模和复杂程度,可能在2-3%左右,而且前期收费和交易成功后收费也是完全不同的情况。

3.SPAC是否存在蚂蚁收购大象后大象上市的情况?

SPAC最理想的模式是蚂蚁收购大象的形式。因为存在20%的奖励股份,所以SPAC本身规模越大,需要收购标的规模也要大很多才行。SPAC的规模不是越大越好,规模太大反而存在问题。SPAC的规模小而精对投资人的回报、对标的灵活性更有优势,很小的SPAC并购很大的标的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很大的SPAC并购很小的标的就不太可能,因为存在很大的稀释作用,完成并购的可能性会低很多,这也是SPAC和传统交易不同之处。

4.交易周期大概多久?国内如何参与?对企业的估值会不会不太友好(压低估值保证二级市场能够上涨)?是否存在对公司最低估值标准?

SPAC的交易周期相对来说很短,传统SPAC是两年有效期,但是近年对SPAC管理层的要求变高了,许多新的SPAC缩短周期到1-1.5年(一些投资人质疑两年完成可能项目质量不高),比传统IPO(从筹备上市开始需要1-2年)要快很多,SPAC从筹备上市开始一般5个月可以完成(2个月SEC审核期,剩余时间文件程序)。

估值上:公开市场的估值和私募市场不同:

比如Virgin Galactic:私募市场上因为公司不断亏损,不被PE等机构投资人看好,但是上市后估值翻了4-5倍,同时上市后公开市场的投资人对太空旅行等太空概念感兴趣,同时看好公司管理层(创始人),SPAC上市挖掘了公司的价值。比如:医疗、生物制药行业,许多公司前景很好,但是药品获得批准之前公司处于亏损状态。

私募市场和公开市场估值会有不同,可能高估可能低估。但是SPAC上市可以提供流动性溢价,提供公开市场估值机会。

规模上:SPAC没有对规模的要求,从上市公司角度,规模大比较好,但是SPAC本身没有明确的规模好坏界定。整体来看,特别是今年,SPAC规模大了很多倍。前几年基本是10几亿规模,现在很多是80-100亿规模,但这不代表对SPAC的规模有什么要求。

5.50万美元的投资门槛是针对上市前的门槛还是上市后、未并购期间的门槛?

50万是在SPAC本身上市的过程中投资,当然这个门槛偏低了,现在很多不止50万了。上市之后SPAC在公开市场交易。因为SPAC公司主要的资产就是现金,所以净值不会出现太大偏差,并购消息出来后价格才会出现比较大偏差。

Sponsor存在股份奖励20%,创始人的投资回报在4-5倍,对创始团队的回报是非常高的。

6.港交所和新交所近几年在研究引入SPAC和DPO机制,实际操作来看,在这两个市场SPAC和DPO的可能性大不大?需要什么样的市场背景?

LSE和法兰克福是有SPAC上市的,但是比较少,一年就1-2单。引入SPAC机制是很好的,但是SPAC发展的核心还是标的公司的质量要好。美国SPAC火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几年标的公司的质量很好。同时流动性很重要,很多公司长期亏损,如果没有很好的投资人流动性支持也无法获得成功。监管方面,SPAC本身存在大量的信任考虑,利益冲突、信息披露等要求也需要非常严格。

7.为什么公司选择SPAC上市?SPAC上市本身会损失20%的股权,从标的、之前标的投资者角度,除了快,还有其他优点吗?

一、成本低:传统市场最少要几千万美元,而SPAC上市费用是非常低的,因为不收取管理费用,只有传统IPO的10-20%。美国现在很多亿万富翁是自己操盘做SAPC。

二、团队内存在行业资深人士或有很大社会影响力的人物。上市公司从私有公司变成公众公司转变过程中,资深人士参与对公司获取市场接纳是很重要的。很多公司不那么在乎股份稀释,比如谷歌花了很多时间才找到施密德完成公司成熟化转型。很多公司IPO的时候业面临同样的问题,SPAC存在现存架构能够帮助完成这种转换。成熟的团队帮助企业完成转变之后可能慢慢脱钩。

8.对Sponsor,上市融到第一笔钱难还是后续应对监管难?

每一步都不容易。首先,融资需要和监管和投行等密切沟通,有比较大的难度。其次,融资之后需要保证项目顺利完成,管理层的压力也是很大的。

9.投资人是机构为主,散户占比少,大约是多少占比?Fundamental/Event driving/平均持仓时间如何?在交易完成前退出,交易短期市场?

SPAC真正的驱动力还是机构(80-90%一般都是机构,对冲基金和共同基金)。确实很多事做M&A/event-driven的基金参与,但是现在也开始有Fundamental基金参与。但是因为资产全部是现金,虽然不能用传统的交易策略来定义,传统的Buy-and-hold不多。

公开市场上有很多SPAC相关的交易,因为SPAC自带衍生品,Delta hedging 等交易行为是很常见的。不存在只能到期赎回的概念。

对于Sponsor,在交易完成之前是不能赎回的,要等到deal closing之后确定付给管理层、投行等参与方的钱,之前是不能赎回的。

10.如何对SPAC进行估值,如何确定投资哪一只SPAC?

很多机构对SPAC的参与是非常深入的,除了行业猜测,大型机构会和管理层进行沟通,或通过推荐的机制。在SPAC宣布并购标的以后,许多传统的机构(比如基本面基金)也会对标的进行审核,决定是否参与SPAC交易,因为SPAC是可以配股的,投资人可以在SPAC交易开始前加入。同时,投资人可以对SPAC提出建议,只要满足信息来源公开、符合披露条件就可以。一些标的公司也可以建议SPAC公司与指定投资者沟通,以希望获得对应公司的长期投资。

文章来自:https://www.bitpush.news/archives/1258820?from=listen

更新日期: 2021-03-10 01:11:21
文章标签: ,
文章链接: 对于美国SPAC市场分享的会议纪要  [复制链接]
站方声明: 除特别标注, 本站所有文章均为原创, 互联分享, 尊重版权,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