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曾经立志成为“中国版高盛”的中信证券离自己的梦想又近了一步,8月1日,中信证券宣布并购里昂证券的各项程序终于正式完成,而这家中资券商的“国际范儿”又浓重了几分,不过中信证券离自己的高盛梦还有多远?

8月1日,中信证券发布公告称,2013年7月31日,里昂证券80.1%股权转让协议的先决条件均已达成或获豁免,公司以约8.42亿美元净对价完成受让里昂证券余下的80.1%股权。连同早前收购的里昂证券19.9%的股权,里昂证券已成为中信证券国际的全资子公司。

这是中信证券谋划多年的国际化中的重要一步,不过离其梦想中的“中国版高盛”而言,似乎还相隔甚远。

中信证券屡屡提及高盛梦 野心还是画饼?

许多业内人士都指出,迄今为止,中信证券是中资券商中在国外最具雄心的一个,而其野心是“做中国的高盛”。

这一言论,在多个场合,中信证券董事长王东明、中信证券副董事长兼中信证券国际行政总裁殷可都曾经发表过。其表示,希望中信能成为与高盛比肩的国际性一流综合性证券公司。

而也有消息指出,中信证券董事长王东明对查尔斯埃利斯的畅销书《高盛帝国》非常推崇,要求把这本书翻译成中文并推荐员工也去阅读。

在此愿景之下,“出海航行”也就成为了中信证券的必经之路。

其中重要的一步是在港股上市,2011年10月6日,中信证券H股在港交所挂牌交易,当时作为中国市值最大的券商,在中信证券H股上市期间曾经传出有18家承销团的豪华阵容。此后中信证券程博明总经理评论,这是中信证券出海的重要一步。

另外的重要的一步即收购里昂证券,由当初的直接走向欧美改为曲线进攻亚太地区的主要业务。

里昂收购案一波三折 效果尚待观察

实际上,中信证券早在2007年就开始寻求海外扩张,此后受金融危机影响一度搁浅,其间与贝尔斯登等国外投行也有所沟通,但是都无功而返。

此后2008年,中信证券曾经希望入股里昂,但是里昂叫价过高,因此双方未能达成协议,而到了2010年,双方才迎来新的合作机会。而这一收购也经历了两年的时间,中间协议经过了数次修改。而其中,中国台湾地区当局的阻挠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障碍,中国台湾地区金管局明确表示,不允许中资券商在本地收购证券公司。

不过最终这一纠葛通过曲线的方式解决,最新的公告指出,里昂证券目前在台湾地区的业务不包括在此次收购范围内。该业务将剥离给东方汇理银行所有,并在其旗下继续经营。中信证券国际及东方汇理银行等约定,当台湾地区相关法规发生变化允许里昂证券控股时,里昂证券有权在两年内回购该业务。

随着这是中信证券走向国际的重要一步,但是对于此次收购的效果,依旧质疑不断。

最初中信证券提出要收购里昂证券之时,就受到了业内的质疑:一是如果整合不利,人员流失,背后的融资客户资源也随即落空,二是80亿巨资收购一个净利润大幅下滑的公司是否会拖中信后腿,有券商甚至发表研报指出,里昂证券2010年的1000万美元亏损也没有充分暴露里昂证券的风险。

2012年中信证券收购里昂证券再进一步之时,却遭到投资者们用脚投票。中信证券A、H两市股价连续三天下跌。瑞银证券甚至下调中信证券评级至沽售。同时,在此之后银河证券、人寿保险H股上市的连续两单中,已经迈出第一步的中信证券却与之无缘。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中信证券收购里昂证券之后,面对间接持股财富里昂带来的“一参一控”问题将如何解决时。

对于人员的问题,中信证券也一直在探讨,比如通过引入一些外国人来克服这个问题。曾就读于美国乔治城大学的中信证券董事长雇用日本大和证券资深银行家德地立人来担任公司投行业务的主管。这是外国人在所有中资券商中担任的最高职务。

中信证券与高盛差距何在 资本金成重要桎梏

不过,虽然屡次出海,而且曾经连续当了好几年国内券商的龙头老大,中信证券与高盛还是有很大差距。

如果关注国际投行的收入结构比重的话,便会发现,在国际投行的总投资收入中,有相当高的比例是来自于资本性中介业务。

以高盛为例,2010年资本性中介业务占高盛总收入的50%以上,比如权证(窝轮)、FICC业务(指固定收益、货币及商品业务等,均是国际投行的主要业务)。

而虽然融资规模不断膨胀,但在对资金要求较高的资本中介业务上,中信证券在诸多一线券商中的表现并不抢眼。

以两融业务为例。截止到2013年6月,中信证券虽以150.8亿余额问鼎券商两融排行榜之首,但海通、国泰君安两券商仅以不足10亿元的差距紧随其后。与此同时,在近期开展的如火如荼的股权质押类业务上,中信同样走在海通证券之后。质权人为中信证券的股权质押类仅为8笔,而质权人为海通证券及其旗下资产管理公司、另类投资子公司等控股公司的股权质押高达42笔,远超前者数倍。

同时,资本性中介业务具有风险低但收益水平并不低的特点,挑战在于对资本金依赖度非常高。

而自去年8月起,中信证券债务融资动作便始终未中断。截止今年7月,中信证券共发行11期短期融资券,发行总规模达530亿元,而这一发债对于成本的提高,也是值得考虑的一个问题。

结语:有勇气值得夸奖的,但是中信证券目前的实力能否与高盛比肩,也是需要仔细斟酌才能回答的一个问题,而中信证券没有想到的是,在高盛梦还仅仅只进行了一半的时候,海通证券、国泰君安已经开始觊觎他的王座了,中信证券能否保住国内桂冠?

(来自微信公众号“华尔街俱乐部”)

更新日期: 2015-02-17 11:07:22
文章标签:
文章链接: 中信证券与高盛的差距  [复制链接]
站方声明: 除特别标注, 本站所有文章均为原创, 互联分享, 尊重版权,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