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2016年度排位争夺早已落定,但竞争背后的“虚华”仍值得探究。

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末,公募基金资产合计9.16万亿元,创出了历史新高,相比此前一月增长了4200亿元。在委外业务发展迅猛的背景下,刨除基金自然的申赎情况,对基金公司排名起关键作用的主要是两大因素:一为委外定制型基金的首发募集资金份额及其后的追加资金规模,二为年末集中性引入大资金的冲量规模。

定制基金泛滥现象早已见诸报端。而《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近日查询天相投顾的统计数据后发现,去年末基金行业冲规模现象频繁出现,单单一个季度获得百亿以上净申购的情况多达20起;申购比例超过500%的情况超过100起。

昂贵的冲规模

2016年度的基金公司最终排名出人意表,谁曾想到在三季报公布没多久,公募年末的排名发生了较大的起伏。

基金公司排名变动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些基金公司在去年四季度狂发新基金提振资产保留量提升,每个月均有百亿新基金问世,且9只百亿新基金累计募资金额超过了1600亿元。其间,一家银行系基金在去年11月连发3只规模均为248亿元的“巨无霸”基金震惊业内。

然而,公募2016年度的最终数据除了新基金发行的因素之外,相比三季报与此前的公开数据仍有较大出入。截至2016年11月,108家机构累计管理公募基金资产8.74万亿元,但到了12月底公募增长至9.16万亿元。这意味着去年最后一个月整个行业体量增加了约4200亿元。Wind资讯显示,去年12月213只新基金成立,累计募资规模约1638.4亿元。这也就是说,除了新基金外,最后一个月整个行业仍获得了约2600亿元的净申购。

公募基金如此发展态势似乎有悖于当时的市场环境。景顺长城基金在去年的一份四季报中如此解释了当时的市况:“受制于美国加息、人民币汇率承压、国内资产价格泡沫高企等因素,货币政策始终保持紧平衡,导致资金成本持续抬升且波动加大,(去年)年末资金面紧张尤其突出。”

如此市况之下,公募市场仍有逾2000多亿的净申购实在出人意料。来自天相投顾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四季度,一些基金产品迎来了大资金的净申购。去年四季度,份额增量超过100亿份的基金数量有20只,其中15只货币基金,5只债券型基金。净申购量排名前三的是大成基金旗下的交易货币(511690)份额净申购571亿份、博时悦楚纯债基金净申购318亿份、上投货币B净申购316亿份。份额净申购超过200亿的还有建信基金旗下的建信现金添利A280.7亿净申购、国投瑞银旗下的国投货币B217亿份净申购、银河基金旗下银河银富B210.3亿份净申购。上述几只基金中,申购比例最低的为22.37%,最高的达到15908.73%。

北京一家基金公司内部人士张峰(化名)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解释道了为何基金公司年末会出现集中性大资金申购。他称,每年年末都是各家基金公司集中冲规模的时点,货币基金体量暴增,到了次年一季度末规模又会出现较大的缩水。张峰所在的公司旗下两只货币基金在去年12月初恢复了大额申购,引入了机构资金来进行冲规模。其中一只基金在去年四季度净申购了11个亿,另一只基金净申购超过32亿元。

天相投顾的统计数据也证实了张峰所言。去年四季度,多达104只基金的申购比例超过1000%。申购比例最高的达到20031284.49%的海富通养老收益C去年四季度初仅80.33份份额,到了去年年末体量暴增至1600万。另有65只基金在去年四季度的申购比例超过500%。

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募年末冲规模花费的代价是不菲的。上海一家基金公司固定收益投资总监对《第一财经日报》称,商业银行一向是资金的投放者,去年四季度在通胀苗头显现、人民币汇率贬值等因素作用下,央行罕见在公开市场进行资金的投放,这使得一向不缺资金的商业银行一下子变得缺钱了,于是开始赎回货币基金为主的固定收益产品。这也引发了后续市场资金紧张的循环效应。

去年末资金利率高企,沪市隔夜逆回购利率最高上涨到了33%,且经常性地在5%以上,这一成本大幅高于货币基金收益率。在银行带动效应之下,眼瞅着资金成本与收益倒挂,并不缺钱的保险资金也跟进赎回货币基金,转而把资金投放进入更高收益的地方。

这样的情况直到央行在年底期间再度释放流动性,市场才得以喘息,收益率稍有修复。张峰称,他们公司在去年末冲规模的申购资金超过了50亿元。“在市场资金面最紧张的时候,有些公司冲规模的成本超过了万分之一。比如放两周度过年末,机构叫价万二、万三,一到2017年资金就可自由抽离。”

在委外业务疯狂涌入公募基金的2016年,除了货币基金在年末成为冲规模的选择外,一些债券型基金也遭遇了体量的暴增。深圳一家基金公司内部人士称,在监管申收紧新基金发行后,壳资源变得紧俏,通常一家基金公司会先发个2亿或者数亿份额的基金保成立,后续再让大资金进来。而在年末争排名的关键期间,大资金涌入债券型基金也并不少见。

硬币的另一面

在一些基金公司高价冲规模的同时,另一些基金则未参与其中,而后者的排位显然并不乐观。

在去年四季度资金面异常紧张的背景下,与那些年末大肆冲规模相对的则是,部分基金公司遭遇了大资金无情的抛弃。天相投顾数据显示,去年四季度,24只基金遭净赎回百亿份,其中赎回量最大的基金净净赎回份额近千亿份。上述24只基金22只为货币基金,2只为债券型基金。另一方面,多达376只基金赎回比例超过50%。

深圳一家基金公司投研团队认为,去年四季度金融去杠杆成为市场主旋律,表外理财纳入MPA考核、同业理财监管加强等信息不断冲击市场,配合央行持续净回笼,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利率大幅上行引发货币基金和债券型基金被大规模赎回。

“在2016年,选择不冲(规模)或者冲不起、冲的少,那这样的公司的资金保留量和排位将一起下滑。”上海一家基金公司副总经理对《第一财经日报》称,基金规模与排名是多数基金公司一年一度非常重要的一项考核指标,打机构牌年末冲规模也成了行业发展多年的一个潜规则。在委外资金蜂涌公募行业的2016年,这样的情况更加突出。

“基金公司规模与排名是总经理的KPI考核指标。”国内某中型基金公司华东区域渠道负责人对《第一财经日报》称,自己之前跟机构谈好了条件,约定了退出的方式与时间点以及相关的费用。这些情况也跟总经理汇报过,也得到了他的默许。

“9万亿公募在发展中时常也需要纠偏。”在上述副总看来,基金公司受人委托管理资产,核心应该是对客户负责,做好业绩给投资者满意的交代;销售驱动规模增长应该放到次要位置。未来不排除监管的方向会引导公募基金回归业绩本源的初衷。

(文章来自一财网)

更新日期: 2017-02-03 21:55:01
文章标签:
文章链接: “虚华”的公募排名:冲规模当道百亿净申购频现  [复制链接]
站方声明: 除特别标注, 本站所有文章均为原创, 互联分享, 尊重版权,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