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1月份以来,互联网中概股财报表现亮眼,股价集体大爆发。其中移动社交软件陌陌股价上涨幅度高达138.40%,居互联网中概股之最。微博、京东以及主打互联网教育的新东方和好未来(学而思)股价表现亮眼,股价涨幅均在60%以上。BAT前两大巨头腾讯、阿里股价涨幅均高于35%,就连业绩增速下滑的百度股价也有15.95%的增长率,表现远好于标普500指数(增长率为7.23%)。而我国创业板指数则自16年以来持续低迷,一年半内已跌去1000点。

 

 

互联网中概股价格暴涨,主要受业绩驱动

业界资深分析师对华尔街见闻表示,互联网龙头股的这一轮暴涨,主要还是受业绩驱动。以京东和微博为例,京东在第一季度首次实现了扭亏为盈,其股价在财报公布当天立刻上涨了8.9%;而在财报显示微博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增561%后, 其股价也大涨了25%。与微博和京东相似,其他互联网中概股的价格暴涨,都离不开业绩的支撑。

其次,在资金面上,由于2、3月份各大互联网公司年报纷纷出炉,4、5月份又是第一季度财报公布的时候,亮眼的财报为市场提供了投资题材。而进入4月后A股市场表现平淡,不排除资金从A股流向互联网中概股的可能。

其三,在基本面上,中国互联网龙头股基本都是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腾讯为港股),而互联网行业本身具有自然垄断的特性。强者恒强,随着时间的推移,龙头股将占据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成为行业寡头。在这个逻辑下,互联网投资者选择将资金投向中概股也是在所难免的了。

互联网中概股大涨而创业板指数下跌,行情冰火两重天

与互联网中概股股价大幅增长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我国创业板指数的持续低迷。自今年1月以来,创业板指数从1962.06点震荡跌至1823.23点,跌幅达7.08%。事实上,这一波下跌自2016年1月就开始了。在最近一年半的时间内,创业板指数跌掉了近1000点。

 

 

伴随着创业板指数大幅下跌的,是国内“互联网+”概念泡沫的破灭。2014至2015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下,“互联网+”概念成为了市场最热门话题,许多公司只要套上一个O2O的帽子就能融到资。二级市场更是疯狂,只要和“互联网+”带上一点关联的,就算没有业绩支撑股价也能翻番。但在2015年以后,随着概念光环逐渐褪去,某些P2P项目事后甚至还被证明只是一场骗局(如15年12月被查的“e租宝”),“互联网+”也就从神坛跌下,沦为了和“农牧林渔”一样普通的行业概念。

一方面是国内“互联网+”概念泡沫的破灭,一方面是美国互联网中概股股价暴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恐怕还是互联网行业的自然垄断特性。新浪财经援引业内人士分析称,随着BAT牢牢占据了搜索、电商、社交、游戏等领域,互联网企业的后来者注定难以在竞争中胜出。比如A股曾被寄予千亿市值梦想的成长股龙头网宿科技,由于其从事的网络加速和云服务等行业被腾讯、阿里和华为等巨头所涉足,成长性受到压制,自上市以来股价做出了重大调整,从75.58一路跌落至12.19。

 

 

A股监管机制,使得互联网龙头股难以留在国内

属于中国的互联网龙头公司,其成长利润反而不能被A股投资者分享,这无疑是一件憾事。阿里、京东等龙头公司之所以纷纷赴美上市,与两国股市监管机制有关。

国内企业很少退市。在这种情况下,为保护投资者利益,连续亏损超过两年的公司将被监管部门带上“ST”的记号,以警告投资风险。而互联网公司的生命线在于占有市场。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这些公司在创办初期不得不大量烧钱,很难保证能够在上市前两年就实现盈利。例如美国著名电商公司亚马逊在上市6年以后才实现盈利,京东也是在今年第一季度才扭亏为盈,这些公司如果留在A股市场,几乎都会受到被“ST”。

但是,只要占据市场成为了某行业的龙头,互联网公司的业绩就会出现大幅增长。可惜A股的监管机制与互联网公司的盈利模式相触,留不住这些“前期烧钱换市场,后期盈利剧增”的互联网龙头。

更新日期: 2017-05-17 20:31:06
文章标签:
文章链接: 冰火两重天!互联网中概股超级大牛市 创业板一年半内跌去1000点  [复制链接]
站方声明: 除特别标注, 本站所有文章均为原创, 互联分享, 尊重版权,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