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晓敏、东艳:美国对中国启动“301调查”,外贸逆差是否损害美国利益?无论“控进口”还是“促出口”,单边贸易制裁都不能扭转逆差。

八月伊始,中美贸易摩擦已是一波多澜。

1日,美国商务部部长威尔伯•罗斯(Wilbur Ross)在《华尔街日报》上指责中国对源自美国的进口品实施了贸易壁垒,通过低成本贷款、能源补贴、退税等非公平贸易方式促进出口,并表明美国将采取贸易救济措施等方式来纠正双边失衡问题;8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对来自中国的铝箔再次实施反补贴调查申明。这一调查不同于今年4月底发起的铝232调查,主要目的在于考查中国铝产能过剩、倾销、非法补贴等因素是否威胁到美国的经济安全和军事准备;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备忘录,授权美国贸易代表审查“中国贸易行为”,包括中国在技术转让等知识产权领域的做法。

与传统“双反”调查不同,知识产权领域的贸易审查涉及到贸易和投资领域的双重规则,不能由单边规则解决。然而,特朗普政府一方面企图绕过WTO多边争端解决机制,另一方面又搁置了中美双边投资谈判。笔者认为此时提出审查,贸易战意味明显。18日,美国正式对中国启动“301调查”。

尽管当前特朗普还未采取实质制裁措施,但考虑到其贸易团队中多为华贸易态度强硬,如商务部长威尔伯•罗斯、白宫贸易与工业政策主任彼得•纳瓦罗(Peter Navarro)和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加之兑现竞选承诺的政治压力,可以预期审查结果大概率对中国不利,中美贸易摩擦已是箭在弦上。

特朗普授权莱特希泽动用所有可用的政策选项,以确保“公平和对等的贸易规则”。当前美国对中国实施的最强硬调查和制裁措施即为“301调查”,援引自《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该条款授权美国总统越过国会在有关对外国立法或行政上违反协定、损害美国利益的行为上采取单边制裁行动。

然而,自发贸易下产生的外贸逆差是否是损害美国利益的行为?美国对中国实施单边贸易制裁,能否带来美方贸易逆差的大幅度缩减?笔者认为美国单边贸易制裁中国并不具备经济意义上的合理性,更多是出于政治利益的考量。

特朗普
特朗普将如何改变国际贸易?

欧阳俊:特朗普不可能兑现其所有承诺。至于与国际贸易相关的承诺,我们认为,他就任总统后可能会区别对待。

 

图1:1991-2016美国货物贸易逆差的国别分布

数据来源:UN comtrade数据库和作者整理

历史上看,中国并非一直是美国的首要逆差国。美国的货物贸易赤字始于1971年,1976年后逆差开始持续扩大。1985年广场协议后美元大幅度贬值,以美日逆差为主体的贸易赤字迅速收缩,美国贸易制裁措施取得阶段性胜利。

然而,1991年后在低利率、财政刺激及全球化的影响下,美国货物贸易赤字大幅反弹到的8116亿美元(2015年)。从国别来看,1976-1995年间日本是美国的主要逆差国,而1996年后中国才取代日本成为美国的第一大逆差国。随后,中美货物贸易逆差一路飙升,至2016年已占其逆差总额的45.9%,接近日本高峰时期的比重。

美国的其他主要逆差伙伴国还包括德国、日本、墨西哥、韩国、意大利、印度、法国、加拿大。这些国家分为三类,一类是在地理上与美国具有贸易优势的墨西哥和加拿大,另一类是与美国具有较强产业竞争关系的高收入国家,最后是与美国产业上具有明显互补关系的中国和印度。

来自ft中文网

更新日期: 2017-08-22 23:15:54
文章标签:
文章链接: 美国贸易制裁中国不理性  [复制链接]
站方声明: 除特别标注, 本站所有文章均为原创, 互联分享, 尊重版权,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