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21日,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创下低点2.63%,随后开始的熊市历程延续一年有余,如今却已逼近4%关口,后续走势引发市场关注。

更值得关注的是,英国央行料将在本周四宣布加息,这也是金融危机以来该行的首次加息;美联储“缩表”持续,并预计将在12月进行危机后的第五次加息,并将在本周四的议息会议上给出前瞻指引。外部流动性的变化也将影响中国市场。

法兴银行分析师布莱恩(Brian Hillard)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11月英国央行大概率加息。“英国货币政策委员会(MPC)最终表示,该预测是基于英国在脱欧后能够实行平滑的贸易过渡,这就基本移除了收紧货币政策的‘拦路虎’。9月,英国CPI已突破3%,远远超出了英国央行2%的目标。”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谢亚轩则对第一财经记者称,全球经济持续企稳,外国央行货币政策的调整也对全球利率构成上行压力。从9月初以来,10年期美债上行 41个基点,最高至2.46%,美元指数逼近95。受此影响,叠加央行“削峰填谷”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的思路,中国市场利率中长端利率或将上行。

截至北京时间10月31日收盘,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报3.916%。机构预计,“破4”是大概率事件,但海外收紧速度较为温和,国债利率整体上移长期持续的可能性并不大。

全球央行同步紧缩

金融危机后,经历了近10年的量化宽松(QE),全球终于在经济同步复苏的背景下,逐步掉转了货币政策。

今年加拿大央行两次加息,英国央行11月较大概率加息,欧央行在上周四的议息会议上宣布明年初削减一半资产购买计划。美国基本面稳健,税法改革只是时间问题,不断转暖的经济也将助力美联储持续推进加息和缩表。

就马上可能行动的英国而言,早前英镑暴跌、油价上涨导致通胀大幅上升,这已经令英国央行无法坐视不理,英国脱欧的各种潜在风险似乎已无法成为不加息的借口,毕竟3%的通胀水平大大超出了2%的加息阀值。

布莱恩表示,“英国MPC此前的担忧在于,增长可能由于脱欧的不确定性而突然放缓。然而,经济增长反而在三季度达到0.4%,超出了0.3%的市场预期。此外,英镑已经在比较强硬的前瞻指引下不断走强,如果MPC这次没有加息,届时英镑会猛烈下滑。可以肯定的是,英国央行行长卡尼不想让自己被指为‘不可靠的男友’(unreliable boyfriend,即指央行的错误指引扰乱了市场预期),而如果此次不加息,这种论调必然会此起彼伏,这也是央行行长不想看到的。”

外汇市场对于英国央行加息的预期已经空前高涨。嘉盛集团技术分析师福阿德(Fawad Razaqzada)对记者表示,“初期信号暗示,投机者正在积极买进英镑,英国央行可能同样上修通胀预期,这或许意味着明年将继续加息。”

在他看来,交叉盘的机遇备受各界关注。“最佳关注对象可能是英镑/纽元。据预测,新西兰三季度就业上升0.8%,前值意外下降0.2%。鉴于新西兰最近几个月的政治不确定性,就业如果再次下降或者最大升幅小于预期,也不出人意料。所以,这里存在令人失望的可能性。如果可能性变成现实,或许支撑起英镑/纽元。”

其实,在英国央行之前,欧洲央行也已经采取了行动。在经济形势一片向好声中,欧洲央行上周四宣布,会将购债规模从2018年1月起减半至每月300亿欧元,购债计划至少持续至明年9月。

当然,为了避免欧元走得过强(打击出口),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也刻意加上一句,“也不排除未来进一步采取行动(延长QE)的可能性”。尽管这样一个偏鸽派表态,让欧元再次大跌,但不难看出,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已经在收紧。

法国兴业银行分析师盖伊(Guy Stear)对记者表示,预计欧洲央行会在2019年3月和6月加息,彻底结束负存款利率时代。

此外,北京时间本周四凌晨两点,美联储也将公布最新的利率决议,此次并不会举行新闻发布会,市场预计美联储11月将按兵不动,但将为12月加息25个基点做出铺垫。目前,12月的加息概率已经逼近90%。

英国央行11月较大概率加息。图为英国央行行长卡尼

目前,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区间为1%~1.125%,美联储预计本轮加息将加到2.8%左右,速度较为缓慢。但市场认为,如果新一任美联储主席的立场较为鹰派,利率上升的速度可能更快、幅度也更大。此前,受鹰派候选人泰勒(John Taylor)将成为新任美联储主席的市场预期推动,美元上涨,多数新兴亚洲货币下滑。美国总统特朗普料将在一周内公布最终提名人选。

针对美联储缩表问题,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根据美联储既定的缩表方案,预计本轮缩表将延续至2023年,共历时5年,表内资产规模和所持证券规模均将大致缩减至当前的60%,总体缩表幅度约为1.85万亿美元,“瘦身”后的证券持有规模约为2.41万亿美元,表内资产规模约为2.62万亿美元。

有鉴于此,程实预计,至2018年10月,即缩表一年后,累计影响将约等于半次加息。至2019年7月和2021年6月,累计影响先后上升至1次和2次加息。整个缩表进程完成后,累计影响近似于3次加息。

尽管美联储表示,缩表的过程会循序渐进,并与市场保持沟通,不会造成较大市场冲击,但程实也认为,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美联储可能启动“Smart Sell”(主动抛售)操作,即利用被动缩表进程中空置的缩表配额,相机主动卖出长债和MBS(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以针对性地修复收益率曲线。总体而言,本轮缩表进程的短期影响较弱,但长期影响显著。

中国10年期国债或“破4”

水涨船高,全球基准利率的提升也将对中国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全球经济复苏,中国经济的稳步走强某种程度上不利于债市,持续推进的去杠杆进程也或将使得国债利率维持在较高的位置。

过去一周,国债各期限品种到期收益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移,其中以1年期到10年期之间的品种涨幅较大。各大机构认为,虽然利率不可能长期盘旋在太高的水平,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今年突破4%是可能的。

中信固收首席分析师明明表示,“随着8、9月份美国经济逐渐明朗,美联储在12月进行年内第三次加息的概率比较大,我们认为我国跟随美国加息的可能性也比较大,而这可能会导致国债利率中枢攀升。”

“跟随加息”的判断主要是基于外汇占款的角度考虑。9月末外汇占款余额为21.51万亿元,较8月增加8.5亿元,出现了自2015年10月起23个月以来首次环比增长。此次外汇占款由减转增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和居民结汇提前的贡献,9月份银行结售汇差额2.94亿元,由逆差转为顺差。“虽然外汇占款取得了增长,但是增量小且近期处于均衡状态。这一平衡是在人民币升值且中美利差较大的情况下,也并未出现资金的流入,而是仅仅进出大体平衡。那么如果将来缩表加码、美国加息,则目前的微弱平衡状态可能被打破,并出现外流加速。”明明分析称。

此外,中国经济走强,这一般利空债市,表现为债券收益率攀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上调中国今明两年增速预测0.1个百分点至6.8%和6.5%。同时,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6.8%,因为前三季度累计GDP同比增速已经达到6.9%,各大机构预计全年经济增长达到6.7%以上已成定局。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对记者表示,一方面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景气提升(CRB指数持续反弹),另一方面国内供给端偏紧,再加上需求端没有明显萎缩的迹象,造成企业补库存需求延续的时间比市场预期来得更长。

9月,PPI从上个月的6.3%大幅反弹至6.9%,略超市场预期;虽然CPI环比增速从上个月的0.4%加快至0.5%, 但由于去年基数较高,CPI同比增速下降0.2个百分点至1.6%。上游原材料成本上涨效应缓慢向中下游传导,拉动非食品CPI在同比和环比增速上继续上升。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预计明年通胀将在2%~3%。”通胀的向上趋势也将抬升国债收益率中枢。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今年9月30日央行的定向降准(明年实行),有观点认为这是政策宽松的信号,利好债市,但实则不然。有分析表示,“相比而言,2014年的定向降准,是经济处于衰退型通缩前期、货币政策长期紧缩之后的首次宽松,因此是对债市牛市开启的确认;今年9月30日的定向降准,是经济处于复苏期、货币政策长期宽松周期之后的再一次小幅宽松,对实体经济的利好作用大于对资金面,何况本次定向降准还是一个从程度上到时间上都打折的政策。”

国内流动性不会持续从紧

尽管债市收益率中枢的抬升或将是大势所趋,但各机构也不认为,在央行“削峰填谷”的思路之下,国债利率整体上移长期持续的可能性并不大,资金面也将趋于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之所以上周债市遭遇重挫,银行同业负债监管进一步加强的不实传言可谓承担了部分责任。“这种基于预期改变的市场调整,随后被交易性动机强化,加之一些舆情对‘恐慌’情绪的渲染,就加速了国债期货、现货的价格下跌和利率上升。” 交通银行高级研究员陈冀对记者表示。

当时有传言称,银行同业负债占比上限要从1/3调整到25%。所幸,央行也在10月25日表示此消息不实,此后又进行了200亿元的净投放。

此外,10 月 31 日,央行在公开市场开展了 3000 亿元逆回购操作,包括 1400 亿元 7 天期、600 亿元 14 天期和 1000 亿元 63 天期,中标利率分别持平于 2.45%、2.60% 和 2.90%。足量对冲今日到期的 2200 亿元逆回购,实现净投放 800 亿元。

陈冀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既防止频繁操作产生的短期冲击演变为市场产生过度紧张预期,又降低了央行调控续作压力。可见,货币当局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维持市场和利率基本稳定的态度。”

在他看来,周二至周五,逆回购到期量仍有6900亿,且有2070亿MLF(中期借贷便利)到期。“10月跨月压力似乎较大,周中市场利率很可能延续前一周的上行趋势,直到央行大量对冲到期资金,甚至一定幅度净投放,利率上行步伐可能放缓甚至回落。更长期看,目前的货币政策环境下,国债利率整体上移长期持续的可能性并不大。”

中航信托宏观策略总监吴照银则对记者表示,“短端收益率的走势仍是判断市场的关键。短期收益率不下行,长期收益率就很难下行。目前,从货币市场资金价格看,1年期国债收益率继续上行的压力并不大。10月,货币市场资金利率大部分下行,隔夜利率下行约20个基点,1年期国债收益率却上行约5个基点,二者走势背离。这种背离应该不会长期持续。”

(来自第一财经)

更新日期: 2017-11-01 19:00:07
文章标签:
文章链接: 英、美加息在即,中国10年期国债大概率破4  [复制链接]
站方声明: 除特别标注, 本站所有文章均为原创, 互联分享, 尊重版权, 转载请注明.